课件编号12588501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word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7760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大庆市初中升学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K-39 Ca-40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 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B. 为了实现CO2的零排放,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检验H2的纯度 D. 证明CO2是否集满 3.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百炼成钢 B. 滴水成冰 C. 立竿见影 D. 披荆斩棘 4. 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同学们尝试以化学视角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上学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在给树木涂刷石灰浆(含硫黄粉),推测是为了防止害虫生卵 B. 看电视时,新闻中提到“冰墩墩”外壳采用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推测该材料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 学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推测灭火的主要原因是隔绝了空气 D. 假期旅行时、在宾馆中用肥皂洗衣服,发现水中易起浮渣,推测该地区水的硬度较大 5. 化学的世界五彩缤纷,在化学变化中感受化学之美。下列反应的现象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B. 向黄色的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C. 紫红色的铜丝浸入稀硫酸中,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为蓝色: D. 黑色的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6.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 实验操作 A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CaC12杂质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B 测定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鉴别尿素和碳铵两种化肥 取少量两种化肥分别置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配制48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用托盘天平称量2.88gNaCl倒入烧杯中,用量 筒量取所需水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在盛有不同固体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 B.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向质量均为6.0g的MgO、Mg(OH)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D. 将锌粉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8. 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一个碘原子的质量是126.9g B. 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等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 C. 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病,人体摄入碘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D. 碘离子(I-)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 9. 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0g水,T2℃时,分别加入质量均为ag的KNO3或KC1固体,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现象如图1所示,再将两个烧杯同时降温至T1℃、乙烧杯中现象如图2所示。 KNO3和KC1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T1 20 T2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25.0 31.6 35.1 63.9 110 169 246 KC1 27.6 31.8 34.0 35.1 40.0 45.5 51.1 5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烧杯中加入的固体一定是KNO3 B. 图1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图2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 若从T1℃重新升高到T2℃,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D. a的取值范围为31.8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