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9257

2013年济南12中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4318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3年,济南,初一,学期,历史,期末
  • cover
济南十二中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201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出填入表格内。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2.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位时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以下措施哪些体现了他关注民生:①轻徭薄赋,让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的是 ①澶渊之盟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③忽必烈建立元朝④戚继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5.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6.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多个民族组成的优秀而伟大的民族,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以下图片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7. “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8.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9.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0.“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称颂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11.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2.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13.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以下内容能够反映明朝经济发展的有 ①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 ②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盛产青花瓷 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许多较大商业城市 ④在江南的丝织业中心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15. 明朝时,我国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①日本 ②英国 ③荷兰 ④葡萄牙 ⑤沙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③④⑤ 1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A.漫话“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张骞与丝绸之路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17.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与其他朝代相比的新特点主要是 A.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C.中央开始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物的专职机构 D.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