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12450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单元《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3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单元
  • cover
《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和解读《阳关三叠》,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聆听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阳关三叠》和自己亲身哼唱其中的音乐片断,充分体验艺术歌曲诗词、旋律、伴奏完美结合的魅力,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评价音乐。   三、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地去体会在表现送别场景这一特定内容上,《阳关三叠》和其它音乐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之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阳关三叠》古诗词吟唱,学生进入课堂。   导词: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曲《阳关三叠》。   二、组织学习。     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让学生自主简介这首诗的产生背景和王维的生平。教师简单小 结: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会写诗,而且对佛经有研究,所以后人推尊他为“诗佛”。他还擅长绘画,苏轼赞美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欣赏课件中的王维山水古画)。他自己也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除此之外,王维还特别精通音乐。关于他精通音乐还有很多传说和典故。正因为如此,有人说王维的许多诗歌很合音律,诗的意境特别适合用音乐去表达。 3、介绍“什么是三叠”?(即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 4、播放、朗诵《送元二使安西》,古琴伴奏的女声独唱《阳关三叠》,学生听赏并尝试听出每一叠。 5、欣赏及学唱《阳关三叠》 (1)听赏龚琳娜演唱的第一叠,学生可以跟着哼唱;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第一叠上阙的简谱; (3)教师有感情的范唱第一叠; (4)教师带学生学唱第一叠上阙; (5)学生合唱第一叠上阙。   6、师生共同赏析《阳关三叠》中的部分片断。   (1)浅析第一叠上半阕的旋律和下半阕的诗词内涵。   第一句是开始句,称作“起”句,旋律以级进的形式进行,音乐情绪显得平稳、柔和与深情,为营造浓浓的惜别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句总体上继续了第一句的主要材料,尤其后半句是完全相同,可称之为“承”句。第三句和前两句相比,虽然还有某些句法影子的存在(如后半句的向上二度模进),但更多的是变化和对比。前半句小三度的下行,使音乐更加深沉,这一句可称之为“转”句。第四句和第一句完全相同,形成头尾呼应,故可称之为“合”句。   知识点:“起、承、转、合”是旧时写作诗文的结构 章法,也是我们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 让学生共同演唱以上四句。 下半阕开始就是八度跳进,音乐情绪趋向激动,与上半阕旋律的平稳进行形成对比。 问题:第一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宜自珍”———惜别)  (2)共同赏析第二叠下半阕。 问题:第二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泪沾巾”———忧伤) (3)共同赏析第三叠下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