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13633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8.1中东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419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七年级,地理,学期,中东,第一
  • cover
七年级 下册 第八章 《中东》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建构开放的地理课程。二、教材分析: 中东是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编写非常巧妙,以四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中东的地理特征,围绕中东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并将自然地理知识“拆分、糅合”在各专题中,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又能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第6、7章已经对区域地理中的大洲、地区和国家分别进行了熟悉与学习,具有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因此要抓住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刺激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又要创造条件和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的转化。 四、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 的临海、海峡及运河;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五、重点难点重点: 1.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中东的石油在世界的重要地位,分布、生产及输出情况。难点: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六、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主题式、启发式、读图分析法、探究式教学方法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同学们 如图所示 2021 年 3 月 23 日 苏伊士运河因为“长赐”号货轮搁浅堵塞了一周才恢复通航。 以上是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苏伊士运河堵船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PPT 播放视频:苏伊士运河搁浅引起连锁反应的视频 从时事出发,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用苏伊士运 创设 观看视频 河搁浅事件 情境 作为主题将 本节课的知 识链接起来, 突破难点。 苏伊士运河货轮搁浅引起连锁反应是因为它的位置,那苏伊士运河在哪里? PPT 展示地图中东的由来 16~17 世纪西欧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西欧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1.中东的范围 中东是是由很多国家组成的一个区域,并非是一个国家。那中东的范围包括哪里? 通过中东地形图和亚洲分区图,分析出中东包括非洲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不包括亚洲的阿富汗。 读图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2.中东在世界的位置 从全球海陆分布图来看,中东地跨亚欧非三洲。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西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 中东地区濒临五个水域,同学们,请跟老师一起来找到它们。 以苏伊士运河为起点,顺时针找。分别是 ①地中海②黑海③里海④阿拉伯海和⑤红海。中东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这三洲五海 之地是通过什么来连通的呢? 分别介绍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 苏伊士运河作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是亚洲与非洲欧洲的主要通道,是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最短航 通过对中东 名称的解读 以及读图,初 步了解中东 的位置。 主题一 对比中东、 阅读中东与 (三洲 西亚地图, 西亚比较图, 五海之 说 出 中 东 进一步明确 地) 范围。 中东的范围。 读图, 说出中东 的地理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