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17607

大象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下册 4.2 找空气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9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大象,2017,科学,一年级,下册,空气
  • cover
《找空气》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大象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017 年 12 月第一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 36 ~ 38 页 主 题: 找空气 课 时: 共 1 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授课者: XXX 【课标要求】 说出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物质;说出空气的特点 【教材分析】 《找空气》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对空气有了基本的认知之后引导学生去找空气,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空气都非常熟悉,但是对空气的概念都很模糊。 【学习目标】 1 .通过找空气活动,知道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2.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观察形态变化,找到空气存在的证据,养成用事实说话的习惯。 3.通过了解压缩棉被的真空收纳技术,了解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评价任务】 1、能够想办法找到空气存在的证据。 2、在小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现象、 描述变化、用事实说话。 3、通过班级交流,能够总结归纳出“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牙签、粉笔、土块、水槽、海绵、空瓶子 生: 塑料袋、牙签、透明玻璃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 1 : 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3分钟) 老师: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一个小魔术,请大家认真看!(覆杯实验) 请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水不会洒下来呢? 教师总结:其实是因为外面的空气将水托住了。虽然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有着非常神奇的力量。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空气(板书)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思考回答 环节 2 : 初步感知 寻找证据 (10分钟) 教师: 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塑料袋,谁来捉一袋教室内的空气 。 你们是怎么感受到这袋空气的存在的? 学生:说一说 学生通过摸一摸、压一压, 观察到塑料袋鼓起来了,压不瘪。肯定学生的回答 ,就是通过塑料袋的变化,证明了空气的存在。 2、(提供牙签、引导学生)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可以在塑料袋上扎个洞 ,让空气流到脸上或手上,感觉凉凉的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弄清楚方法并让同学自己试一试,感受空气的流动。告诉学生方法以及使用牙签要注意安全。 3、用手使劲拍袋子中的空气,发出声音)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摸一摸、拍一拍、扎个洞三种方式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我们都知道空气是看不到的,那老师有个好办法能够让大家看到空气的存在,你们想不想看? (播放微课视频) 教师演示:塑料袋放入水中扎个洞,观察现象证明空气的存在。 引导学生观察回答“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泡泡是什么?” 教师:水中的泡泡就是空气。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再一次用眼睛看到了塑料袋中的确有空气的存在。 1.在班级交流中能够想办法感受到塑料袋中空气的存在。 2.在活动中,能够观察到袋子变化,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从而证明空气的存在。 3 : 猜想质疑 交流方法 (20分钟) 教师 :刚才,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到并且看到了教室内空气的存在 !那空气除了在教室里、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还有空气吗? 请同学们回答。 教师:家里、操场上、走廊里、上学路上等这些大的空间也有空气,那这些物体里面有空气吗? (出示 PPT:瓶子、海绵、粉笔),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活动记录单,将你的猜想先记录下来(粉笔、海绵、瓶子) 你认为有空气请打√ , 认为没有请打上 X。 学生: 记录自己打猜想 学生: 汇报猜想,教师板书记录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猜想不太一样。我们的科学是讲究证据的,下面我们就一一来验证。 你如果塑料瓶中认为有空气,你准备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学生: 捏一捏,捏不匾就是有空气。 学生:放进水中,像刚才一样。 教师: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像刚才一样,通过水来验证。 当我们把瓶子放到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