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21164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22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年级,地区,格式,教学设计,课时,第一
  • cover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课标要求】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二 【教材分析】 南、北极地区是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章内容。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两极地区,把两极地区同太空、海洋并列起来,称其为人类急待开发的三大领域。 本章内容较少,全章没分节,共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根据区域地理的教学特点———在哪里? (区域定位)、有什么?(地理特征)、为什么?(地理原理规律)、怎么办? (措施办法),以及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把“独特的自然环境”划分为第一课时, “科学考察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划分为第二课时。具体设计如下:第一课时:近代的极地科学考察———极地经纬网的阅读方法———南北极自然 环境及差异 第二课时:当代的极地科学考察———极地自然资源的发现与利用———极地自然环境保护 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将近一学期的区域地理,有较好的区域认知能力,能较好完成本节课的区域认知内容,如“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于“极地经纬网判读”这一内容,是对七年级上册地理原理部分的运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会有一定难度。 四 【教学目标】 1.运用极地地区地图,掌握极地地区位置和范围(关键能力) 2.结合已学知识,正确判读极地地图(地理实践力)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南、北极地地区独特自然环境及差异(区域认知)五 【重难点】 重点: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南、北极地地区独特自然环境及差异难点:结合已学知识,正确判读极地地区的经纬度和地点间的方向 六 【素材来源】 1. 搜狐. 阿蒙森 vs 斯科特 该选谁? 曲向东告诉你正确的选择!( 网址: https://www./a/225472462_383632))。 2.腾讯视频.延时摄影 - 南极的极昼(网址: https://v./x/page/b0375ctcwkj.html fromvsogou=1)。 3.爱奇艺.穿越北极 中国开启 北极航道 建设 未来海运路线将缩短一半(网址: https://www./v_19rtszblvc.html fromvsogou=1&fv=bf562ffc1cd15 119) 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引入 1. 演示学习目标: (1)运用极地地区地图,掌握极地地区位置和范围 (2)结合已学知识,正确判读极地地图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南、北极地地区独特自然环境及差异 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带着目 标学习 学习目标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观看视频: 在 100 多年前,有两组来自不同国度的探险者,他们围绕谁先到达南极点展开了君子之争。 剪辑的视频导入 同学们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历险的吗? 带着故事情节感受 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 近代南极科学 考察故事,体现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提出问题: (1)南极科学考察都在什么时间段?为什么? (2)长城站位于阿蒙森南极探险队出发地点 ———鲸湾的什么方向? (3)南极探险队需要应对哪些特殊的地理环境? 思考 三个问题围绕 本节课三个知识点展开,形成一个有学习主题的问题链 活动一 (极地地区位置和范围) 1. 引导学生观察南极科 学考察时间,为什么? 2. 引导学生认识极地特殊地理位置和范围 3. 解释南极科学考察时间大致都在 1 月前后,这段时间内昼长、太阳辐射强 1. 学生在图上观察 得出南极科学考察时间,带着问题进行以下学习、 2. 根据老师给的不同角度的地图,掌握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这是必备知识 3. 理解南极开学考察在1 月前后的原因 用引入的故事, 用科学考察时间顺利切入特殊地理位置的学习,包括范围的认识。这也是区域地理学习中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过渡 长城站位于阿蒙森南极 探险队出发地点———鲸湾的什么方向? 学生对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