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27475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杠杆 教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4286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物理,八年级,下册,12.1,杠杆
  • cover
12.1 杠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过程与方法 1.会探究杠杆平衡 2.经过绘制杠杆的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设置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杠杆的五要素,理解力臂的概念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杠杆力臂的作图 2.把实物抽象成杠杆 教学过程: 杠杆: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 的点O; 动力; 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 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 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 的距离l2; 理解力臂的概念, 到 的距离。(各填一个字) 探究杠杆平衡的规律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 (这样做的好处?),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 时)。(如果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该如何调节螺母?) 2.规定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一个钩码重 N) 3.在杠杆左侧0.05m的位置挂上2个钩码,在杠杆右侧挂1个钩码并移动其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阻力臂l2大小; 4.在杠杆左侧0.1m的位置挂上2个钩码,在杠杆右侧0.05m的位置挂上若干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阻力F2大小; 5.在杠杆左侧0.1m的位置挂上3个钩码,在杠杆右侧任意位置挂上若干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2大小; 6.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两侧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时的动力F1动力臂l1和阻力F2阻力臂l2的大小。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 0.05 0.5 2 1 0.1 0.05 3 1.5 0.1 4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或写为: 例题 据《杭州日报》报道,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测量时利用了一根长度为12m的槽钢作为杠杆。吊钩固定于槽钢的中点O。当槽钢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为200N。测得l1为6m,l2为4cm。若不计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的质量。g取10N/kg。 解:人通过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F1= ,动力臂l1= ;不计铁笼的质量,则大象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F2,它等于大象所受的重力G,阻力臂l2= cm= 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 有F2= = = 大象的重力等于大象对杠杆的拉力, 大象的重力G= = 大象的质量m= = = = t 大象的质量是 吨 随堂练习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若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是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此时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 。 ①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②在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③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相同距离; ④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相同距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如图丙,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若左边钩码离支点20cm,右边挂钩离支点15cm,每个钩码重为0.5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 N。 (4)如图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杠杆上每小格长5cm)弹簧测力计读数相较于图丙 (选填“变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