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2748

中华民族的觉醒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659022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华民族,觉醒
    课件33张PPT。中华民族的觉醒阅读教材,说一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提倡民主共和,但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有没有改变。请举例说明。材料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问:你能翻译这幅对联吗?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农村,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百姓的门户前仍然贴着这种对联说明了什么? 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材料二 袁世凯于1914年9月28日孔子生日的时候,扮演的一幕复古丑剧。图片中的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装,亲率文武百官到孔庙,大行三跪九叩礼,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祀孔朝圣大丑剧。图7-24以及春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春联带有强烈的皇权思想,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诋毁共和,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势在必行。新文化运动1915年,中国独裁统治者袁世凯意欲复兴帝制,他在文化方面实行的一个步骤,就是抬出“尊孔复古”的口号,为自己制造复辟的舆论、文化基础。由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仅成功地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也将“民主”“共和”这一思想深入人心。因此袁世凯之一举动遭到了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狙击。 看漫画,析含义民主 自由(一)(二)1.你认为漫画(一)反映了什么? 2.你知道漫画(二)中所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究竟是指什么?“老家”住在哪里? 3.在中国率先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旗帜的人是谁? 经过 《青年杂志》第一期,作为陈独秀在文坛活跃的象征同时,也昭示着中国自1840年以来即将再次降临的思想风暴。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自第二卷改成《新青年》,指出“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并在该刊物上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思想的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这一时期中国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们也纷纷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如鲁迅、李大钊、胡适等。这些撰稿人普遍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那时候,《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 认一认 陈独秀(1880-1942) 安徽怀宁人李大钊(1889-1927) 直隶乐亭人胡适(1891- 1952) 安徽绩溪人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主要内容 在中国的教学中,以“四个反对”和“四个提倡”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二、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欣赏文言文: 欧阳修论作文项岁孙衅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圣者。痴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选自《东坡志林》)白话文: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议一议: 说说新文化的“旗手”们在当时为什么要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理解,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认为儒家学说要求臣民忠于君主,儿子服从父亲,妻子顺从丈夫,把人变成了奴隶,是民主和科学的大敌。因此,他们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要“打倒孔家店”。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种做法?议一议: 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