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28920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53512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6岁的刘彻登上大汉帝国宝座之后,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 郡国制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 一 、“推恩令”的实施 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已经发现的汉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无视朝廷,“拟同天子”的史实。 中山怀王刘休的金缕玉衣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2)地方豪强横行乡里。 一 、“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 (1)诸侯王独霸一方。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推恩”建议的提出者 想办法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主父偃 3.具体措施 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假如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有下图那么大,他有4个儿子。根据推恩令,他的封地变成多大了呢? 4. 结果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一 、“推恩令”的实施 5.刺史制度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 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提出者:董仲舒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无为而治”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4.表现 (1)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自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作用 比一比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异同点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同点 目的 实质 不同点 方式和结果 加强中央集权 文化专制 采用法家思想,对其它思想粗暴破坏,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独尊儒术(吸收法、道思想),以儒学为正统思想,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1)把铸币收归中央,统一发行铸造五铢钱。 1.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三、盐铁专卖 2.具体措施 (2)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五铢钱 3.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北击匈奴(军事) 背景 (1)匈奴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2)西汉之初,国力疲弱,与匈奴“和亲。” (3)文景及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开始反击. 冒顿单于 过程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中,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四、北击匈奴(军事) 卫青 霍去病 结果 匈奴遭受沉重打击,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政治: 经济: 思想: 1.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 2.设立刺史制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