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3000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997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 cover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能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关键能力: 1.通过阅读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能结合生活体验及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我国降水的区域差异对当地自然景观以及生产、生活的影响。 价值观: 通过认识降水对区域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教学难点: 1、结合实例,说出我国降水差异对自然景观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读图分析、有效提取地图信息并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四、课时: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江西某地晒秋图、西北甘肃某地晾晒图, 甘肃某地多为平顶屋,人们通常直接在屋顶晾晒,江西某地多是斜顶屋,人们通常从屋内伸出空间晾晒,不同地区的晾晒方式与当地降水量有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习环节一:读中国年等降水量线图认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读图指导】展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1、读图找信息:找出 1600mm、800mm、400mm、200mm 等降水量线,并标注每一个数值中最长的那条。 可知:等降水量的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介绍:东南沿海降水量与西北内陆降水量,学生对比了解两地降水差异。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请同学们观察,800mm 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与之前学过的哪条分界线大致重合? ———秦岭—淮河一线, 解释:秦岭—淮河一线的降水意义 3、读图观察:等降水线的延伸方向 可知: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解释:说明我国的降水受海洋影响大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距海越近,降水越多,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学习环节二:读图认识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1、读图观察:读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观察各城市降水量超过 100mm 的月份。 ———广州 4-9 月;武汉 4-8 月;北京 7-8 月;哈尔滨 7-8 月。 可知: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 2、继续读图:观察四个城市降水量超过 100mm 的有几个月。 ———广州 6 个月;武汉 5 个月;北京 2 个月;哈尔滨 2 个月可知:不同地区,雨季长短有差别 读图找到四个城市在中国地图中的位置 可知: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2: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3、原因分析: 由前面可知,我国降水受夏季风影响大。而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降水集中在夏季。 (展示季风进退动画)夏季风每年 5 月左右登录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此时,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陆地上的冷空气在此相遇,形成雨带,给该地带来降水。之后雨带北上,6 月左右,雨带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 6 月出现梅雨现象。之后雨带继续北上,7、8 月到达中国华北、东北地区,之后雨带快速南下,9 月到达南方沿海地区,10 月份消失在我国南海海域。 所以,由于东南季风的进退,使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除了年内分配不均外,年际变化也很大。 4、读图分析: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请计算北京年降水量最低值、最高值与平均值的差。 ———分别是 338mm、805mm可知:北京降水年际变化大 结合上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