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35173

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学案: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2398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生物学,一轮,习学,探究,物质
  • cover
第6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课程内容 核心素养———提考能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科学思维 构建渗透作用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模型 科学探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 社会责任 解决农业、食品问题,关注人体健康 考点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 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②现象 a.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b.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c.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水分进出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①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②原理 ③现象 a.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①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碘的吸收是逆(填“逆”或“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1.影响渗透作用液面变化因素的模型分析 半透膜表面积的大小 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 在浓度B=C>A,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半透膜的表面积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水量越多,液面变化越明显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水量越多,液面变化越明显 2.成熟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 与渗透作用模型的比较 项目 渗透作用模型 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 图解 INCLUDEPICTURE"124.tif" INCLUDEPICTURE "F:\\课件 勿动\\2020版 选考总复习 学生用书 生物(四省市)(鲁津京琼)\\124.tif" \* MERGEFORMATINET 基本条件 半透膜、浓度差 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 原理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在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扩散 水扩散总趋势 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3.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1)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三种离子中,水稻主要吸收SiO,番茄主要吸收 Mg2+、Ca2+。 (2)解释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的原因:水稻吸收水分的量多于吸收Mg2+、Ca2+的量。 (3)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特点),这一特性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直接相关。  围绕渗透作用的原理考查科学思维 1.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初始液面如图),对甲、乙、丙、丁四种膜材料,进行渗透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半透膜,不能允许蔗糖通过 B.乙是一种半透膜,不能允许蔗糖通过 C.丙开始为半透膜,后来不再是半透膜 D.四种材料中最终丁的漏斗液面最低 解析 图1是渗透作用装置,漏斗内装的是蔗糖溶液,烧杯中是清水,则渗透计液面逐渐升高,图2中只有膜材料甲使得漏斗内液面上升, A正确。 答案 A  围绕细胞吸水与失水考查生命观念 2.(2018·11月浙江选考)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及质壁分离的相关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