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画交融》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不同的艺术形式是具有相通性的。优秀的绘画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结构中感受到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一幅美丽的画,而这幅画是一幅用音符当色彩、旋律作线条所绘出的只能用听觉去感受的心灵之画。 新课标明确提倡学科综合,这一节课就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师生共享的艺术品,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 ,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艺术作品的美 ,去探寻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本次课授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处在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美术、音乐课程的学习,无论是身心还是审美素养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变化,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能够体会出音乐作品表现的节奏、速度、旋律、情绪等,能够运用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进行绘画。 教学目标:1、感受绘画和音乐之间的艺术通感,提高艺术感悟力。 2、能够用构成、线条、色彩等表达对某一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发现艺术具有“相通性”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语言贴切的表现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 学生用具:纸、色彩颜料或油画棒、毛笔、笔洗 教学过程:一、按常规组织学生上课。 2、授课环节。 1、导入:大屏幕展示美术作品荷花。 教师提出问题:“画面描绘了什么情景?你由这幅画想到了什么优美的词句?” 学生思考回答:“出淤泥而不染”、“婷婷莲花”、“出水芙蓉” ……。 教师进一步提问:“由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曲子?” 学生思考回答: 《荷塘月色》,凤凰传奇的。教师播放音乐。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作品可以表现画面的情感,那反过来想,美术作品可以表现音乐的感觉吗?接下来我们就带着问题学习第七课《音画交融》,探究一下可不可以。 打出《音画交融》的课题。 2、给出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师提出问题:“构成美术作品的元素有哪些?”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点、线、面、色彩、明暗等。” 教师:由于本节课时间有限,我们只研究部分的美术元素是否有音 乐感。 3、教师给问题:“我们首先来探究一下美术元素点有没有音乐感。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思考一下点的形状和组合形式有哪些?”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教师:“点的形状、组合形式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下面根据老师选取的点的图案,接下来我们播放音乐,你看哪种点可以表现这些音乐带给我们的感觉 为什么?” 学生静静的听,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经过这一轮探究,点和音乐有什么关系?” 学生:“音乐可以表现有意识组织的点。” 4、教师给问题:“我们来探究一下美术元素线有没有音乐感?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线的形状和组合形式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回答:“直线、曲线、粗线、细线……” 教师:线的形状、组合形式也很多,下面观察一下老师选取的一些线的种类。接下来我们播放音乐,看看哪种线可以表现这些音乐带给我们的感觉 为什么?” 学生静静的听,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经过这一轮探究,线跟音乐有什么关系?” 学生:“音乐可以表现线的形式带给人的心理感受。” 5、教师给问题:“我们来探究一下美术元素面有没有音乐感?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面的形状和组合形式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面的形状、组合形式也很多,下面看一下老师选取的一些面的种类。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有并置摆放的有交错摆放的。接下来我们播放音乐,你看哪种面可以表现这些音乐带给我们的感觉 为什么?” 学生静静的听,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经过这一轮探究,面与音乐有什么关系?” 学生:““音乐可以表现有意识组织的面的组合带给人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