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5048

复习学案一 地球和地图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23144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习学,地球,地图
  • cover
【 课 题 】八下 复习学案一 地球和地图 【 课 型 】复习课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且能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复习目标】 通过对中外史料的学习,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程,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学会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重点) 能准确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逐渐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用语言描述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掌握用事实分析说明地球的自转、公转分别产生的地理现象。(重、难点) 灵活运用地球仪说明经纬线、经纬度与经纬网的判读,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点的位置;记住并理解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重、难点) 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和判断坡度陡缓;知道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并能说出其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的差异。(重、难点) 了解地图的种类,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并掌握阅读地图的步骤;通过案例,学会如何使用电子地图,并列举电子地图的应用。(重点) 【教学模式】“复习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示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多媒体展示人类探索地球形状不同时期的四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前人曾得出的结论: 图1 图2 图3 图4 观察与思考———地球的形状观察图1 ,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观点是 。观察图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得出地球的形状是 。观察图3,麦哲伦船队首次环航地球,环球航海实证了地球的形状是 。观察图4,通过近代人类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人类确证地球的形状是 。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同时导入复习课。 承转过渡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就是一个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的大小是怎样的呢?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点拨归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点拨归纳 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再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在一幅没有标注经纬度的经纬线图上,如下图,你是怎么判断东经或西经?北纬或南纬的?判断某点所在的半球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吗?先看该点所在的经纬度,再据半球的划分判断即可:如果某点是北纬,那么该点在北半球,如果某点是南纬,则该点在南半球;如果某点是西经且度数小于20度的在东半球,如果某点是东经且度数小于160度的在东半球,否则均在西半球。判断东西半球如右略图所示。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五带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认识与学习———地球的大小学生借助教师编写的口诀来理解识记:地球是个大球体, “赤径”长(六三)七八,极径短二一,平均半径是(六三)七一,坐地(赤道)日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