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51278

第4课《乡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1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31787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语文,ppt,19张,上册,九年级,编版
  • cover
(课件网) 乡愁 余光中 1 一曲轻烟似的故乡恋歌 谈话导入 余光中(1928—2017),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诗歌《乡愁》《等你,在雨中》,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等。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形式灵活,表达意志和理想的作品壮阔而铿锵,描写乡愁的作品则细腻而柔绵。他因《乡愁》一诗被称为“乡愁诗人”。 走近作者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创作背景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余光中选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卷网-1999年版)。 在外求学 美国进修 母亲去世 思乡情切 余光中小小年纪就在外求学,通过信件与母亲保持联系。 新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与妻子分居两地,需通过轮船返台。 1958年,余光中母亲去世,与母亲死别。 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乡愁》。 教学过程 一、诵读乡愁 二、品读乡愁 三、美咏乡愁 诵读乡愁 自由读诗 (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节奏、重音、韵脚等。) 诵读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节奏划分 重音区分) (语调低沉 语速舒缓 感情层层递进) 诵读乡愁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节奏划分 重音区分) (语调低沉 语速舒缓 感情层层递进) 品读乡愁 (知结构)诗歌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时间顺序 小时候的乡愁———母子离愁 长大后的乡愁———夫妻离愁 后来的乡愁———丧母悲愁 现在的乡愁———思归浓愁 品读乡愁 (找意象)这首诗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来表现乡愁?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品乡愁 诗人为什么要选取这几种意象表达乡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这些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乡愁”,将抽象的“乡愁”形象化,使之具体可感,生动感人。 在人生不同阶段里,最能体现“乡愁”的事物。 品读乡愁 诗人笔下的意象都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形象上,反衬出是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 美咏乡愁 寻美之旅,竞选“审美家”,并把寻出的美按下面的句式表达出来: “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如 。”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来入手 美咏乡愁 示例: ★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题材上,以“乡愁”,走进人们的心灵,拨动人们的心弦。 ★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时序分明上,四个人生阶段大半个世纪的乡愁!美在托物寄情的意象上,小而轻的意象反衬内心深处浓烈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生动韵律上,回环往复,音韵和谐 ★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虚实变化上,美在每节诗都寄托不同情思上;美在主题的层层推进、升华上。 合作探究 诗歌的第四节能去掉吗?为什么?对诗意的拓展有什么作用 不能。如果去掉第四节,这首诗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主旨归纳 诗歌巧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乡愁”的古诗句。 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2、你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