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56028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综合消息两篇》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259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
  • cover
综合消息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品读文本,理清行文思路,体会综合消息的特点。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新闻写作中“用温度书写零度”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探究文章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学习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高一必修一《新闻两篇》中初步接触过新闻,并且《综合消息两篇》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基本了解了新闻的基本特征没为进一步学习新闻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除了复习巩固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外,重点感受综合消息选材的广泛性,组材的严谨性,并且体会新闻客观叙述背后的情感。 新课导入: 每天发生的新闻都会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席卷而来,我们每一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包裹着簇拥着,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会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新闻界的翘楚呢?我们又该如何提升新闻写作水平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综合消息两篇》。 一、比较阅读,掀起你的盖头来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这篇文章荣获2002年度北京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二等奖。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比较就难以揭开他神秘的面纱,难以深入窥探其中的奥秘。 比较《上课应该晚一点》和《上课能否晚一点儿》内容上的异同? 要求:后发言的同学可以补充,可以纠正,但不可以重复。 解题:要解决内容上的异同,先要明了内容,理清思路。 家长建议学校早晨上学晚一点; 导语提出建议上学晚一点 2.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学生早晨上学确实有点早; 早晨上学确实早 3.采访家长和老师得知早晨上学早带来的诸多不便; 上学早的弊端 4.教师的观点; 5.国际组织的研究报告; 6.大学专家的看法; 晚点上学的好处 7.教育部门的反馈。 教育部门的现状 文章思路:1段导语提出早晨上学晚一点,2段学生上学确实有点早,3、4段上学早的弊端,5、6段上学晚一点好处,7段教育部门学校的现状。 上课应该晚一点 近日,记者接到家长来电,说现在的孩子每,天上学的时间太早了,这与不少年轻家长的工作生活时间发生了“冲突”,希望早晨能够晚一点上学。 五六点起床,七点半到学校,中小学这样的上学时间遭到不少学生和家长的质疑和吐槽,他们认为这样的上学时间导致学生上学路上不安全,并且和自己的工作时间不对称,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同时,国际上一项研究报告称青少年的身体机能每天要比成年人晚两个小时。有关的研究也表示,开课延迟一点能让学生有更多休息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美国的专家也建议将高中生的到学时间推迟一些。 相同点:都认为学生上学有点早,都涉及到学生的艰辛,家长的抱怨,国际组织的结论。 不同点:①标题不同,上课应该晚一点语气有些强硬;上课能否晚一点儿,带有商量的语气,更易引人深思,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更易于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接受。 ② 《上课应该晚一点》只是简单地概括出了上学早给学生和家长造成的困扰,而《上课能否晚一点儿》则是作者把5:30到7:30两个小时的实地观察,用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特写镜头,简笔勾勒出来,形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详实直观地说明了学生上学早的事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通过再现家长的神态和语言等描写手法,让客观的叙述带有感情,使家长的语气、态度、情感跃然纸上,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上课应该晚一点》没有涉及到老师的意见,中国大学专家的看法和教育部门的反馈意见,《上课能否晚一点儿》涉及到的材料更加广泛,组材更加严谨,由感性到理性,由事实到理论,更加有理有据,全面深刻。 二、归纳总结,让我看看你的脸 相同点:零度 都认为学生上学确实有点早,都涉及到学生的艰辛,家长的抱怨,国际组织的结论。 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