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学习目标 1、品味这两首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其中浓浓的母子情;初步感知散文诗的体裁特点。(重点) 2、通过朗读,感受作品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重点) 3、整体把握这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能进行简单的比较阅读。(难点) 学法指导 1.把握朗读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联想,写成旁批。 2.比较阅读,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联系自身实际,加深对母爱的认识,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文题解读 金色花,即“黄兰”,木兰科常绿乔木,树形高大,开金黄色花朵。印度将其视为圣树。又译作“瞻波伽”。这里指树上所开的花朵。在文中,象征着孩子的天真。文题点明了写作的内容,借以含蓄的表达了母子情深。 《荷叶·母亲》:以“荷叶·母亲”为题,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象征母亲对儿女的呵护,歌颂伟大的母爱,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 《戈拉》,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摩吉多塔拉》《邮局》,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写作背景 《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诗选》。《金色花》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写成的。作者用了一个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诗的内容。冰心曾说:“《往事》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往事》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课文主题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与妈妈“捉迷藏”,让妈妈嗅到花香,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等,以此来表现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作者由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关爱,由此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读读写写 蒂dì 梗gěng 匿笑nì xiào 沐浴mù yù 祷告dǎo gào 姊妹zǐ mèi 亭亭tíng tíng 徘徊pái huái 遮蔽zhē bì 心绪xīn xù 流转liú zhuǎn 荫蔽yīn bì 金色花 泰戈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假如”表明这首散文诗是以想象的手法来写的。〕只是为了好玩,(孩子的动机)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孩子的神态)又在新叶上跳舞,(摇摆,跳舞,动作描写)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想象】〔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段解】开篇大胆假设--自己变成了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做铺垫。 【问题探究】 “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 (教材P26) 不只是为了好玩。“我”变成金色花跟妈妈玩“躲猫猫”,可以为妈妈带来快乐,帮妈妈缓解痛劳,回报母爱。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