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64639

1.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练习卷-2022-2023学年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有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38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化学,答案,word,上册,九年级,学年
  • cover
1.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一、选择题(共12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轮胎爆炸 C.玻璃破碎 D.冰雪融化 2.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水的电解 B.水力发电 C.水的分子结构 D.水的元素组成 3.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动物呼吸 B.蜡烛燃烧 C.食物腐败 D.酒精挥发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5.成语言简意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露结为霜 B.腐草为萤 C.积土成山 D.云腾致雨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无关 B.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我们无法完成 C.科学研究需要尖端的仪器设备,我们无法完成 D.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研究 7.在下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菠萝榨汁 B.海水晒盐 C.谷物酿酒 D.石头雕像 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在101kPa时,-218℃液态氧能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9.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不同,它是( ) A.蜡烛燃烧 B.汽油挥发 C.食盐溶于水 D.玻璃破碎 10.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光合作用 C.冰雪融化 D.葡萄酿酒 1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12.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下列水的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各是哪些?用序号表示. 物理变化是_____,化学变化是_____. 1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下表所示.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物理性质为_____。(写出一点)。 (2)臭氧的沸点_____(填“大于”或“小于”)氧气的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