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66479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333131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历史,扫描,试卷,质量检测,期末
    2021一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以下是米中学“中国古代智慧”镜读提纲节逃,其中陈述符合史实的是〔 绸. 司母戊鼎 都江堰 丝绸之路 大运河 夏朝青铜器代表 沟通了湘江漓江 开通于乐汉时期 加强了南北交通 B D 2.韩昴在《格世是这样治理的》中说:“君静则民安。国家出乱了,往往起源于执政者的蜗 进,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就是前车之鉴,”下列娜一项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A.隋义帝灭掉南陈,完成统 B.隋炀帝开凿人运河民伤财 r C,隋场帝开创科举制广纳贤才 D.隋场帝倦筑长城抵御匈奴 3.科举制度实行了约1300年,对年国乃至世界都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它是公 平、公开及公止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如宋应犀、李 时珍、曹雪芹等。有关科举制,下而解读错误的是() (①隋文帝时,科举制止式创立 ②4朝时科举制得到了完善 ⑧宋朝重视文教事,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④清朝时期的八股取土埋没了很多人才 4.①③ B.③ C. ①④ D.②④ 4,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公元626年 公元630年 公元641年 公元649年 即皇帝位 征突厥,停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州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崩,葬昭陵 A.建隋朝,火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俦就“开元盛世” 5,“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②吸取前朝灭六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唐朝不仪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换政策。下列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历 史事件是()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的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7.有记载描述唐朝的生产工其时说,“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肯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 低则舀水,高则污水”。此处擂述的是〔) A.耧车 B,翻车 .曲辕型 D.篇车 8.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方险,终于到达避想的彼岸。其“西行”利和“东渡” 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強了边疆管理B.开碎了终绸之路(.促进了巾外交流D.扩人了唐期疆域 9.汉代吋人将输入中原的物种冠以“胡”字,如胡麻、胡瓜、胡椒、册萝卜等:到了唐代, 则通常冠以“海”字,如海棠、海榴、海珠(波斯湾珍珠)等。对此解释合叫的是(〕 A.唐朝与汉朝习俗迥异 B.唐朝崇尚西洋义化 C.唐测时关闭丝绸之路 ).唐明对外交往扩大 10.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沉况,故有“诗史”之称。《无家别》中“寂莫天宝后,园庐 但蒿藜。我里百徐家,世l各东西…久行见空巷,溲气惨凄。但对孤与狸,竖毛怒我 啼”的描述反映出() A.开厂心末什以来朝政闩趋腐败 B。安史之乱对增王朝的射打击 C。藩镇割据造成屮火权力衰微 D.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 山.在唐代很难做到“读书破方卷”,到了宋代就答易多…术人对代典籍的整里丁作也可 以比较顺利地展开,从而迅速提升文化水准。引起这种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北宋重义轻武的政策 B.心族型合的不断川强 C,印削技术的新发展 D.中外絲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12。“几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送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测知澶渊之盟,未为失 策。而所可痛者,当国人卢,论和之后,武备皆废。”下列观点客观反映材料内容的是() A.促进了民族问的交融 B,维特长期和平,但削弱了宋的军事力量 C.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 D.北宋在战败的情下,不得已而签订的 13.就历史发展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