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67742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三单元西南情韵《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951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三
  • cover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南情韵》中的一课。作为苗族飞歌的经典之作,这首作品有着苗族音乐风格中极富特色的主题音调 ,且音调高昂,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句内常用滑音和延长音,是一首十分典型的苗族音乐作品。学生通过对《歌唱美丽的家乡》的演唱和鉴赏,感受苗族飞歌独特的韵味,并在音高基本准确地基础上,主动参与演唱活动,了解苗族飞歌的主要特征。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属于初三年级教材内容,他们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对民族音乐了解甚少,多数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对苗族这个有语言无文字,依靠苗歌来记录历史、生活、文化的民族就接触的更少。因此,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堂课将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帮助学生拉近与苗族人的距离,用视频的方式将苗歌传承人翠翠请进课堂,通过聆听、模唱、情景体验等多种方式,学唱《歌唱美丽的家乡》这首作品,加深对苗族飞歌音乐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苗族飞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价值;感受、体验苗族飞歌独特的韵味;热爱自己的家乡,喜爱民族音乐。 2.通过邀请苗歌传承人范唱、画旋律线、身体律动等方式反复熟悉《歌唱美丽的家乡》。 3.主动参与演唱活动;了解苗族飞歌音调高昂,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句内常用滑音和延长音的音乐特征。 教学重点:了解苗族飞歌音调高昂,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句内常用滑音和延长音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能在音高基本准确地基础上,演唱滑音、延长音和苗族飞歌中的色彩音。 谱例: 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魅力湘西》宣传片,走进老师的家乡。 (视频背景音乐为:歌唱美丽的家乡) 2.老师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湖南湘西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老师的家乡,感受到老师对家乡的热爱,并引入本课的主题《歌唱美丽的家乡》。 老师请出自己的朋友,苗家姑娘翠翠。 1.翠翠用苗语介绍自己,学生猜翠翠说了什么,并判断翠翠的民族。 2.翠翠演唱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3.通过聆听翠翠的范唱,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苗族飞歌及苗族飞歌的特点。 *苗族飞歌:一般都在旷野山林或高峰之巅,隔着隔山相对,放声抒怀,以歌传情,其声音洪亮高亢,粗旷豪放,热情激越,歌声飞过山野河谷,传遍四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苗族飞歌的特点:音调高昂,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句内常用滑音、延长音。 设计意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拉近学生与苗族人的距离,感受最原生态的苗族飞歌,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飞歌,及飞歌的特点。 情景体验:喊山 生1:你吃饭了吗? 生2:吃啦! 设计意图: 体验苗族飞歌高昂的音调与苗族人生活环境的关系。 学唱贵州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1.第一乐句: (1)感受极富特色的苗族音乐主题音调: (2)找一找苗族音乐中出现的特色标志:延长音、滑音 2.第二乐句: 感受主题音调的重复 找一找苗族飞歌中最具特色的色彩音: 3.第三乐句: 注意重复乐句中节奏型的改变 和 的区别 用附点描述了高山的陡峭 省略附点,描述了流动的江水 4.第四乐句: (1)重复三遍后回到原速的 (2)第四乐句节奏型整体紧凑和速度的稍快是为了说明:人们在自己美丽的家乡,歌唱舞蹈的欢快情绪。 表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 回顾苗族的音乐特征: 1.音调 高 2.节奏 自由 3.旋律 悠扬起伏 4.延长音 5.滑音 6.特色音: 设计意图:巩固本堂课所学的重难点内容 课堂小结: 1.热爱自己的家乡 2.喜爱、保护和传播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