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锣、鼓、钹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并知道其基本的演奏方法。 2、能与同学合作,用声势律动、演唱、演奏等方法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的演奏乐器。 难点:在演唱、声势和表演中的协作与配合。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喜欢热闹并且好动,对民族乐器锣、鼓、钹在很多场合有见过,但是不了解,学起来兴趣比较高。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流行在河南沁阳一带的儿童学习锣鼓时演唱的歌曲。典型的民族童谣式歌曲。充分表现了儿童在边学锣鼓敲打边吟唱歌谣时热闹、欢快的场面 课前准备 课件、多媒体、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带着问题观看儿童敲锣打鼓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几张图片中都是些什么人吖? 生:都是小孩子 师:他们都在干什么吖? 生:在敲锣打鼓。 师:对了!同学们真棒,你们看他们玩的可开心吖。那我们班有同学敲过锣打过鼓么? 生:没有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学一下吖,也感受一下? 生:想。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下。让我们通过今天要学的这首新歌带我们进入敲锣打鼓时欢乐的气氛中吧。 揭示课题 二、教与学 1,学习歌词、节奏。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歌词中象声词的部分,分别说出“咚”是代表什么乐器的声音,“锵”是代表什么乐器的声音。 出示教学目标 介绍河南锣鼓中使用的三种打击乐器:鼓、锣、钹。聆听各乐器的音色,学习演奏方法。(播放ppt) 2、声势律动 用“咚”和“锵”模仿鼓、锣的声音打花样。(分组配合)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咚 咚 咚 锵 锵 锵 咚 咚 咚 锵 锵 锵 X X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咚锵 咚锵 咚 咚 锵 咚锵 咚锵 咚 咚 锵 (1)口念 (2)口念+声势 导入真实乐器 老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进行了口念和加入声势的律动,大家感觉过不过瘾啊 学生:不过瘾 老师:那怎么办呢?…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几个宝贝给大家看看。 展示乐器 老师:既然大家觉得不过瘾那我们就把这几样乐器也加进来,好不好? 学生:好 (3)乐器试奏 三、练 1.6人为一组练习,轮流上台比赛 2.在游戏中学会唱《锣鼓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锣鼓歌》,真正的体验了一把边学锣鼓敲打边吟唱歌谣的快乐,同学们表现都非常棒,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音乐之旅。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