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80271

2.2 简谐运动的描述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3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56804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23张,一册,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2.2 简谐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2019)普通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二章 机械振动 目录 1 弹簧振子 2 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 2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与运动时间t之间满足正弦函数关系,因此,位移x的一般函数表达式可写为: x=Asin(ωt+????) ? 因为∣sin(ωt+????)∣≤1,所以∣x∣≤A,这说明A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 学习任务一:振幅 1.振幅(A)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幅的2倍表示振动物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2)物理意义: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3)单位:米(m) x=Asin(ωt+????) ? (4)振幅和位移的区别: ①振幅等于最大位移的数值。 ②对于一个给定的振动,振子的位移是时刻变化的,但振幅是不变的。 ③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 学习任务一:振幅 2.振幅和位移的区别 对于一个给定的振动: (1)振子的位移大小等于其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刻在变化;但振幅是不变的。 (2)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它等于最大位移的数值。 学习任务二:周期和频率 振动物体从某一初始状态开始,再次回到初始状态(即位移、速度均与初态完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 1.全振动 若从振子向右经过某点p起,经过怎样的运动才叫完成一次全振动? 问题 O A P V 平衡位置 A′ P A′ O A O P 学习任务二:周期和频率 2.周期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s. 3.频率 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周期T与频率f的关系是T= 学习任务二:周期和频率 做一做 测量小球振动的周期 如图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钢球。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一段距离 A,放手让其运动,A 就是振动的振幅。用停表测出钢球完成 n 个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 就是振动的周期。n 的值取大一些可以减小测量误差。再把振幅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振动的周期。 学习任务二:周期和频率 学习任务二:周期和频率 实验结果 (3)振动周期与振子的质量有关,质量较小时,周期较小。 (2)振动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劲度系数较大时,周期较小。 (1)振动周期与振幅大小无关。 结论:弹簧振子的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质量和劲度系数决定,而与振幅无关,所以常把周期和频率叫做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学习任务二:周期和频率 根据正弦函数规律,(ωt+????)在每增加2π的过程中,函数值循环变化一次。这一变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便是简谐运动的周期T。 ? 可见,ω是一个与周期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的量,叫作简谐运动的“圆频率”。它也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 于是 ?[????(?????+????)+?????]?-(?????????+?????)=2???? ? 根据周期与频率间的关系,则 由此解出 学习任务二:周期和频率 (1)若t2-t1=nT,则t1、t2两时刻振动物体在同一位置,运动情况相同. (3)若t2-t1=nT+1/4T或t2-t1=nT+3/4T, 则当t1时刻物体到达最大位移处时,t2时刻物体到达平衡位置;当t1时刻物体在平衡位置时,t2时刻物体到达最大位移处;若t1时刻物体在其他位置,t2时刻物体到达何处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若t2-t1=nT+1/2T,则t1、t2两时刻,描述运动的物理量(x、F、a、v)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周期性 学习任务三:相位 从x=Asin(ωt+φ)可以发现: 当(ωt+φ)确定时,sin(ωt+φ)的值也就确定了,所以(ωt+φ)代表了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此时正处于一个运动周期中的哪个状态。 “?t+?” 叫简谐运动的相位。 物理意义:表示简谐运动所处的状态. ? 叫初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