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儿科 护理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邱尚瑛 第十三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 第四节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患儿的护理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我们在上一节学习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那么同学们是否听说过“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呢? 这种贫血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什么共同点?他们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血象的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又有哪些区别之处呢? 就让我们从下面的内容中找到答案吧!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带着问题学 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如何发生的?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典型表现是? 3.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要点为? 4. 怎样护理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主要病因 重要知识点 3.治疗要点、预防与护理措施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典型症状与体征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除贫血的一般表现外,主要临床特点为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体积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有效。 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发病机制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 四氢叶酸减少 DNA合成减少 形成巨幼变 RNA的合成不受影响 细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 细胞核分裂和增殖时间延长、细胞体积变大 1.摄入量不足 2.需要量增加 3.吸收障碍 4.疾病或药物因素 病 因 妊娠期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可使胎儿获得维生素B12和叶酸不足;生后单纯乳类(特别是羊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年长儿挑食、偏食均可致缺乏。 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需要量增加;严重感染致维生素B12消耗增加。 胃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内因子)缺乏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减少;慢性腹泻、小肠病变等可致叶酸吸收减少。 维生素C缺乏可使叶酸消耗增加;严重感染可致维生素B12消耗增加;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抗叶酸药物、抗癫痫药物等均可导致叶酸缺乏。 症状与体征 一般表现 起病缓慢,大多呈轻度或中度贫血,皮肤、面色苍黄,虚胖,头发稀疏、细黄;口唇、睑结膜、指甲苍白;常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易患口炎。 症状与体征 神经精神症状 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者表情淡漠、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少哭不笑,智力低下、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出现行为倒退;重者肢体、躯干、头部或全身震颤,甚至出现抽搐、感觉异常、共济失调。 症状与体征 神经精神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是本病患儿的特征性表现。 叶酸缺乏不发生神经系统症状,但可导致精神神经异常。 辅助检查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但红细胞数减少比血红蛋白量降低更明显,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多见,中央淡染区不明显。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细胞系统均出现巨幼变,表现为胞体变大、中性粒细胞呈分叶过多。 骨髓象 辅助检查 血清维生素B12<100μg/L(正常200~800μg/L), 叶酸<3μg/L(正常5~6μg/L)。 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测定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祛除病因,改善喂养方法,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的食物,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同时加服维生素C,恢复期加服铁剂。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膳食不合理、疾病和药物的影响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维生素B12缺乏性震颤引起损伤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有关。 护理目标 患儿神经精神症状减轻,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 患儿倦怠乏力感减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