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94377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9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 cover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 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 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3: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4: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应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本单元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质量守恒定律”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内容的基础。第二部分“化学方程式”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中心。 一:质量守定律 展示化学反应实例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何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怎样设计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 教师演示实验:白磷燃烧设疑:(1)观察到哪些现象? (2)分析结果思考:反应中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并设疑: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有何关系?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1)观察到哪些现象? (2)记录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 (3)分析结果。指导学生分析讨论: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教师通过微观模拟讲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变化。 分组学生实验: 1、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蜡烛燃烧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化学议程式所表明的涵义指导学生讨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1 实验方案2 实验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改变。 教材在从实验的结果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后,接着就提出“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要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由于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才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但在这一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应该注意,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要明确落到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这一关键点上,这不仅有利于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而且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了基础知识 【小结板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此定律为重要概念可让学生在1~2min内熟练背诵下来。) 〔设疑〕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是相等呢? 〔阅读〕见教材有关内容,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 〔板书〕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比。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巩固练习〕1.试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2.蜡烛燃烧后质量是否变化?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掌握了它们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结合刚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完全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教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导出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即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通过木炭在氧气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