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99460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617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章,空气,生命,检测,答案
  • cover
第3章检测卷 1(2分).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2分).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B.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 D.稀有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2分). 在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CS2 D.C 4(2分).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Fe2(SO4)3+Fe=3FeSO4 C.CaCO3CaO+CO2↑ D.2NaCl+2H2O=2NaOH+Cl2↑+H2↑ 5(2分). 下列说法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a克水受热形成a克水蒸气 B.铁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10 克食盐溶于 70 克水中得到 80 克食盐水 6(2分).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7(2分). 小妍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了。下列操作不可能是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的是(  ) A.没有预热 B.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滴没有擦干 C.用外焰加热 D.实验时试管口放入过多棉花引起导气管堵塞 8(2分). 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对此装置评价中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更精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 D.在探究过程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9(2分).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0(2分). 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的结合状况不同 11(2分).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不合理的是(  ) 12(2分). 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下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是(  ) 13(2分). 运用科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列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14(2分). 化学革命是发生在 18 世纪末的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瓶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15(2分).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