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02244

粤教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2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 cover
4.3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几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测定和实质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从实验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 (2)、利用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的原因作出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科学的奥秘,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难点:1、如何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情景设置:播放《人在囧途之泰囧》片段———油霸的诞生。导入:油霸真实存在吗?他的存在与否是由哪些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三节内容《质量守恒定律》。 观看视频 创设情境,引出本节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完成知识铺垫,着重回顾天平的使用方法。 知识链接1、元素2、化学变化的实质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4、天平的使用方法。 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知识积累。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提出假设:同学们能否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断一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如何变化的? 思考交流三种情况:增大相等减小 促使学生更快的将关注点从质变转移到量变。 实验探究 我们能否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可以,该如何验证? 思考回答:将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生成的物质分别称量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锻炼学生的实验思路 引导学生熟悉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自主学习一阅读了解实验步骤,根据问题提示了解实验的关键点。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的问题。 合作探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体会发现的乐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汇报分析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数据并做出评价 汇报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归纳结果。有不同意见的进行补充。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阅读三遍、记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初步熟悉定律 分析关键词深入理解 给出关键词(化学反应、参加各物质、反应生成、质量总和),引导学生利用合作交流部分设置的五个问题逐一分析。 合作交流通过五个易错问题让学生逐一分析,使其更直观的理解关键词背后的意义。 理解记忆定律 分析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多媒体演示:电解水微观动画 认真观察、思考交流 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直观的看到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让学生更迅速的将思维由宏观转向微观,认识优先向深入本质。 自主学习、分析归纳,发现质量守恒的原因(五不变、两改变、一可能变) 自主学习二根据电解水反应,从微观原子角度分析寻找规律,分析化学变化中的不变因素与可变因素从而得出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化学变化中存在的客观规律。 学以致用 根据质量受很定律,回答下列问题,并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