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02272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8779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试题,历史,考试,期末,学期
    2021一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这表明 A.杨忠经历了北周和南朝 B.杨忠是隋糊开国皇帝 C.杨坚没有做过“随国公” D.隋初最初的国号是“随” 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B.颁布“推恩令” C.完善三省六部制D.设立军机处 4.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人都是唐朝人的后代 B.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学会了很高的制糖技术 5.“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 A.东汉社会动荡B.隋朝走向灭亡C.唐朝由盛转衰D.金与南宋对峙 6.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唐朝时就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描述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者情景的名画是 A,《敕勒川狩猎图》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D.《步辇图》 7.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A.制瓷技术先进B.边界贸易兴旺C.经济重心南移D.海外贸易发达 8.下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尖锐 D.民族文化的交融 9.穿越时空遂道,神游北宋东京。看杂耍踢球、听说书唱戏、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瓦子B.榷场C.草市D.市舶司 10.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11.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明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体制变革 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2.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下面一幅PPT,选出一条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A.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B.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 C.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 13.某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A.汉赋的兴起B.唐诗的繁荣C.宋词的发展D.元曲的流行 14.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①处应为 A.台湾B.东北C.新疆D.西藏 15.下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16.清代史学家赵翼《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攒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A.皇帝独掌朝政 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军机处高于皇权 D.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17.右边菜单中的食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清时期 18.下图是初一某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