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03147

人民版初中《中华民族大团结》2.4 共同开发建设祖国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212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民,初中,中华民族大团结,共同,开发建设,祖国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共同开发建设祖国教学设计 课题 共同开发建设祖国 单元 二 学科 中华民族大团结 年级 初中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共同铸就美好国家》的开篇,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从开发建设祖国的角度展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能力目标:小组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建设美好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 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 难点 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竞答1、我国从什么时候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3、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师总结:疆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我国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是各民族的共同家园。 快问快答 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调动积极性 讲授新课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播放视频《中国历代土地变迁》。(1)我国疆域的变化印证了什么道理?(2)请结合史实,分享你知道的历朝历代为今日中国疆域所做的贡献。归纳总结:1、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先民就居住在中华大地上,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自古以来,中原和边疆人民你来我往、频繁互动。特别是自秦代以来,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2、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了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的辽阔疆域。汉朝建立以后,设置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唐朝在边疆地区创设了近千个羁縻(jimi)州府,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和睦团结及经济文化交流。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台湾也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明朝开始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设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地区,设哈密卫管理西域,设乌思藏都司管理西藏。清朝前期进一步加大对蒙古高原、新疆北部等地区的开发,并陆续将我国今天的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地区以及西南等各个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范围基本奠定。今天,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美好家园播放视频《中国南方稻作梯田》(1)阅读教材P34,了解中国南方各地方稻作梯田的发展情况。(2)你还知道我国各地区的特色产业吗?归纳总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先民最早开发的地方,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渠、都江堰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在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流域以及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内蒙古高原等地区,很早就有汉、渊、蒙古、达斡(wo )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的先民居住。他们不仅在草原游牧,驯化、养殖动物,发展畜牧业,还在森林河谷狩猎、打鱼、种植谷物,发展农林渔业。在西北的天山南北和河西走廊一带,曾生活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柯尔克孜(zi)、蒙古等民族的先民。他们世世代代辛勤耕耘、艰苦劳作,开发了水草丰美的草场和宜于垦殖的绿洲农田。知识拓展:千年水坝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古代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领当地人民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利用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以无坝引水为特征、年代最久的宏大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坝)、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构成。2000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的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