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03325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396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cover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3、会判定具体问题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 2、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领悟机械能守恒规律解决问题的优点,形成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与建立,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内所具有的机械能,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教学课时】 2课时 【探究学习】 ⒈ 机械能包括 能和 能,重力做功 能和 能可以转化,弹力做功 能和 能可以转化。 ⒉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 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与 可以 而总的 保持不变。 ⒊一个小球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另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它们都由高度为h1的地方下落到高度为h2的地方。在这两种情况下,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吗?重力势能各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 ⒋只有重力做功和只受重力是一回事吗? ⒌怎样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⒍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1、提出课题—机械能守恒定律。(板书) 2、力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总和称为机械能,例举: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展示图片和视频) …… 分析上述各个过程中能量转换及重力、弹力做功的情况。 实验1:(激疑)钢球用细绳悬起,请一同学靠近,将钢球偏至同学鼻子处释放,摆回时,观察该同学反应。 释放钢球后,学生联系到伽利略理想实验中的判断,认识到若无空气阻力,应该摆到等高处,不会碰到鼻子。 二、新课教学 1、探究守恒量 实验2:将小钢球用细线悬挂一端固定在的小黑板上部, 让小球摆动,通过实验发现,小球可以摆到跟 释放点等高处,再用一钉子固定在小黑板上某 点挡住细线,再观察,发现仍等高。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摆动中能量转换,分析实验现象所展示的能量转化特点,实验1和实验2中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通过重力做功,势能与动能互相转换: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小球摆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高度,好像“记得”自己原来的高度,说明在摆动过程中有一个物理量是保持不变的,是什么呢?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保持不变,也就是机械能保持不变。 实验3:⑴将小黑板倾斜,让小钢球靠着黑板运动,观察现象。 ⑵小黑板不倾斜,将小钢球换成泡沫球再做,观察现象。 小球有时能摆到原来的高度,有时不能摆到原来的高度。 2、探究规律,并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提出研究方法:在探究物理规律时,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先对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然后加以推广深化。在动能与势能转化的情景中,自由落体(只受重力)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⑴只受重力作用分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失一般性,设下落过程中 经过高度h1的A点速度v1,高度h2的B点时速度为v2, 由同学用学习过的知识(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分析下 落过程中A、B两位置的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A点到B点,WG=mv22-mv12= EK2-EK1 由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有 WG=mgh1-mgh2=EP1-EP2 得到 EK2-EK1=EP1-EP2 ① 移项后,得EP1+EK1=EP2+EK2 ② 即 E1=E2 引导学生讨论式①的含义是什么?式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