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04895

新课标北师大版五上5.1《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5957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课标,北师大,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课题 分数的再认识(一)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1节。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学习内容分析:这一节内容,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的问题情境、说一说、画一画、和“你知道吗“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创设丰富的情境,促进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 不同,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难点 理解 “整体” 与“部分” 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下面哪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 说一说:表示什么?2.用分数分别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导入新课师:看来大家对于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分数世界,让我们共同分享分数带给我们的惊喜与快乐吧!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其实是对分数意义的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为后面引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深化分数的认识师:可以表示什么?请结合给出的图形,举例说一说。课件出示:反馈: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这张纸的。2.把4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个就是总数的。3.把12根骨头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占总数的。师揭示:像这样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师:观察上面的三幅图,它们分别把谁看作整体“1”?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是把一个正方形看做一个整体;是把4个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是把12根骨头看做一个整体。师:“一个整体”可分为几种情况?引导学生得出:是把一个图形看做一个整体。是把多个图形看做一个整体。是把多组图形看做一个整体。师小结:整体“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二、探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课件出示:有一个图形的是, 画出这个图形。师: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反馈: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师:根据对分数的理解,你能说说“有一个图形的是”这句话的理解吗?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反馈: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个□。 这个图形一共有8个。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能画出这个图形吗?师巡视,找出三幅不同的画法展示:师:三个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行吗?反馈:形状虽然不同,但都是由8个□组成的。师小结:看来只要图形的总数不变,无论怎样画,即使形状不同也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