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12702

全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课练:24 唐诗三首(含答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686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全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课
  • cover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邺城(yè)  挂罥(juàn)  塘坳(ào) B.老妪(yù) 庇护(bì) 突兀(wù) C.恶卧(è) 戍守(shù) 俄顷(é) D.幽咽(yē) 茅屋(máo) 三重茅(chón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二男新战死 (2)死者长已矣 (3)俄顷风定云墨色 (4)忍能对面为盗贼 3.默写。 (1)夜久语声绝,        。 (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3)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石壕吏》中,揭示差役与老妇尖锐矛盾的句子是:         !        !暗示老妇被带走的句子是:        ,          。表明兵役苛酷,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        。表明老妇一家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变成墨色,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甘愿牺牲自己以温暖天下寒士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阅读《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4.《石壕吏》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八月秋高风怒号”中的“怒”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21苏州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中 宵① [唐] 杜 甫 西阁百寻余,中宵步绮疏②。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 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6.杜甫的诗十分重视语言锤炼,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你对诗歌颔联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3分) 7.赏析“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两句的妙处。(3分) 8.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            ,          ———两句意思和它相近。(3分) 卖炭翁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伐薪(  )  叱牛(  )  翩翩(  )  口称敕(  )  辗冰辙(  )  两鬓(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系向牛头充炭直 (2)可怜身上衣正单 (3)翩翩两骑来是谁 (4)手把文书口称敕 3.默写。 (1)《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         。 (2)《卖炭翁》中“           ,         ———两句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阅读《卖炭翁》,回答问题。 5.怎样理解诗中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理 6.“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观刈麦 [唐]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