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22160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87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教案,研究,取的,二氧化碳,单元
  • cover
课 题 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课时安排 1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为什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用的是石灰石和稀盐酸。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特点 教学重点 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 教学难点 制取二氧化碳 课前准备 准备p114的装置 教学环节 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请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哪几种?二氧化碳也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那么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一、药品及原理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的制取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 教学环节 内容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 【思考1】为什么不选稀硫酸,而选择稀盐酸呢【分析】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它覆盖在未反应完的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思考2】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可不可以?【分析】不行,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氯化氢(HCl)气体,导致CO2不纯。【思考3】为什么不选择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呢?【分析】粉末和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度适宜、平稳。二、实验装置 (一)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①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②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1.固固加热型 2.固液不加热型 教学环节 内容 设计意图 ③收集装置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 2.向下排空气法3.排水法(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分析】稀盐酸(固体)、大理石(液体)条件(常温),发生装置应用固液不加热型。【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常见发生装置装置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反应随时发生,也可以使反应随时停止,非常方便。三、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3.收集气体四、验证CO2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1、验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说明已满。2、检验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 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 生成的气体是CO2。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重点掌握如何确定制取气体的装置。 板书设计 课题2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一、药品及原理 二、装置的确定 三、制取步骤 四、气体检验 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