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2819

《麋鹿》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368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麋鹿,教学设计
  • cover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7 麋鹿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6个生字,认识“骑”和“悄”2个多音字,并能结合语境体会“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两组词语的细微差别,并会正确运用。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根据提示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3.以“珍异”一词为主线,凭借麋鹿图片以及“四不像”、“跋涉”、“潜游”、“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等词语,赏奇特外形、品独特生活习性,讲传奇经历,来加深对麋鹿的认识。 4.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文的最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语段结构,结合列举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为自己喜欢的“珍异动物”设计新颖有创意的名片,增强学生对“珍异”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制定意图:本教学目标的制定,坚持一个原则:小而实用,具有可操作、可检测性,即为高效实现教师的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本课的教学目标舍去了教学参考书上的“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而变为“运用学会的列举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为自己喜爱的珍异动物设计新颖而有创意的名片”,把课堂教学中无法展现的目标,通过设计名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师生在教学中多了一个“抓手”,课堂教学充实而不空洞;再如“通过品读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读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这条目标的设定,主要是针对说明文的教学中,指导情感朗读是最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把自己的心放进文本中,进行品读,在读中实现与作者、编者、麋鹿四者情感的共鸣,进而实现“读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这个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托相关图片、资料、插图,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从麋鹿奇特的外形、独特的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方面层层感悟麋鹿的“珍异”,并通过优秀讲解员对的讲解,深化学生对麋鹿的认识。 难点:品读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读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结合语境体会“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两组词语的细微差别,会正确运用。 【制定意图:因为说明文的文章内容比较清晰,学生读后一目了然,但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精髓仍要费一翻周折,本课为实现学生对麋鹿的全面认识,在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分层实现教学目标,再通过采用以优秀讲解员讲解的形式,深化学生对麋鹿的认识。另外,说明文的情感朗读最难引导,所以设情感体验,读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为难点,另外“体会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并会正确运用”,看似简单,但学生一旦实践操作起来,正确率不是很高,所以也设为难点来教学。】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及复习导入的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读默结合,交流评价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学习由重点问题“从哪几个方面体现麋鹿的珍异?”展开,层层剖析,进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以“珍异”一词为主线,采用读,标、画、圈、讲等多种形式,借麋鹿图片及课文插图,通过小小讲解员,从麋鹿奇特外形、独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方面推进对麋鹿的认识;结合一定的语境,理解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引导运用。 4.在回归整体部分,由感知麋鹿的“珍异”展开去,结合预习单中搜集的“珍异”稀有动物进行拓展练笔――为珍异动物设计名片,不仅仅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麋鹿》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按照学到的预习方法预习好课文。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