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33613

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8课 欣赏 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日期:2025-10-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4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课
  • cover
《新疆之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疆之春》为小提琴独奏,由马耀先、李中汉作于1956年。全曲为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强劲有力,并以装饰音装饰的二分音符长音起始,音乐逐渐分裂,转入以跳弓演奏的活泼跳跃的节奏音型,继而出现流畅华丽的连弓奏法。中段先后转至D大调与原调A大调,在双弦上演奏舞蹈性节奏的旋律,以表现人们跳起欢乐的手鼓舞的情景。音乐进入高潮后,突然引入一段以左手拨弦、和弦音型织体以及快弓奏法交替出现的华彩乐段,然后进入主题再现第三部分。曲尾的3小节以核心音调材料构成,乐曲奔放流畅、潇洒自如,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反映了解放后新疆人民欢欣、酣畅的生活情趣。该曲曾被改编为重奏、齐奏、管弦乐和民乐合奏等多种乐曲形式。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以及切分节奏,但是在欣赏乐曲部分较薄弱,因此我们要在已有的知识上去体验音乐要素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将乐曲正确分乐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节奏游戏,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和反应能力,并能运用到歌曲的学唱当中。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与歌曲,简单了解新疆音乐、舞蹈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感受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美;并有主动探索的愿望。 教学重点: 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欣赏和歌曲演唱,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感受新疆歌舞的民族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认识乐器在乐曲中的作用。 2、感受新疆的舞蹈性节奏、引导学生创编舞蹈动作,在创作过程中对个性的挖掘、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新疆之春》视频和相关图片视频材料 2、铃鼓,杯子,多媒体,课件PPT,卡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充满乐趣的音乐世界,音乐它像拥有魔力的手,牵引着我们走遍世界,领略人间的不同风情。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老师要带大家去到一个能歌善舞,民族乐器很多的地方。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精彩片段,播放我校参加少儿春晚的舞蹈视频《楼兰少女》片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族音乐风格) 师:同学们,看完视频,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今天音乐之旅来到哪里了吗? 生:新疆。(举手回答) 师:是的,没错!我们现在来到了新疆维吾尔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新疆之春》(板书课题) 二、欣赏乐曲,领悟主题: 1、让学生带问题初听《新疆之春》,并播放风情图片。PPT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乐曲整体情绪。)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聆听,你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你们听到的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让学生举手回答。自主说出乐曲的风格特点,即这首乐曲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 板书:小提琴:愉快、欢快、热情、豪放、乐观、奔放。 2、简介小提琴:出示钢琴、小提琴、马头琴、二胡图片以及音乐片段进行听辨音色。(小提琴:细腻明亮、清脆)。PPT 3、介绍乐曲背景:由马耀先、李中汉于1956年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奔放的三部曲式乐曲,展现了新疆人民生活幸福美好。PPT 4、播放乐曲《新疆之春》,引导学生闭眼分段聆听:谈谈每段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1)欣赏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题强劲有力,并以装饰音装饰的二分音符长音起始,音乐逐渐分裂,转入以跳弓演奏的活泼跳跃的节奏音型,继而出现流畅华丽的连弓奏法。(乐曲的第一乐段主题强劲有力,音乐活泼、跳跃。) (2)欣赏第二部分:中段先后转至D大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