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37811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450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教案,C60,石墨,金刚石,单元
  • cover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教 学 设 计 一、 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内容是继第二、三单元学习的空气、氧气和水以后学习的又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之后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本节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以冲淡学生在学习物质构成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产生的枯燥感,利用现象来书写方程式又可以巩固前面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内容。碳的可燃性为第七单元燃料的充分燃烧打下基础。碳的还原性为以后第八单元金属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 1、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性质不同的各种碳元素的单质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知道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3.知道碳具有可燃性,并能写出化学方程式,4.知道碳具有还原性,并能写出化学方程式5.能列举碳的化学性质对应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条件不同,感受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2.通过对碳化学性质学习,知道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碳跟氧气的反应 2.碳的还原性 (2)教学难点: 碳的还原性 3、 教法、方法的选择 1.学生的情况及特点 (1)通过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之后学习碳的化学性质。碳的物理性质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现象推知性质、由性质了解用途的思维。 (2)学生在前面学习接触过碳的可燃性,并知道有氧气参加反应就叫氧化反应。 根据教学目标和以上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2.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利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创设一定的情景,分析现实生活中现象得出结论。 (2)演示实验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生成物,从而书写化学方程式。 (3)对比归纳法: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可对比学生学过的加热高锰酸钾装置,分析归纳得结论。 3、学法: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题。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 (3)通过适当的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跟进教师的教学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4、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复习回顾金刚石、石墨、C60 为什么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 整理回答 结构决定性质 新课探究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不跟阳光、空气、水、酸、碱等反应 通过展示古代字画图片墨水中含有炭黑,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提出问题,当温度升高情况如何?引出碳可燃性 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分析得出结论习惯 二、碳具有可燃性 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充足情况下燃烧生产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回顾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中反应现象提出问题:木炭可燃性对应有什么用途?金刚石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 积极思考回答碳完全燃烧方程式以及燃烧描述 强化实验现象碳不同单质化学性质相同 二、碳具有可燃性 不充分燃烧 碳不充分燃烧方程式及其危害 通过播放新闻视频得出碳不完全燃烧产物和危害 仔细阅读教材根据问题思考并踊跃发言。 让学生体会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可能不同。让学生认识碳不完全燃烧的危害 四、铜跟氧气反应 铜跟氧气的反应 加热铜丝,注意颜色变化 认真聆听。仔细阅读教材根据问题思考并踊跃发言。 1.熟悉铜和氧化铜的颜色2. 后面问题“为什么要等冷却后才能倒出铜粉” 埋伏笔。 五、碳的还原性 碳跟氧化铜反应 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完成学案讨论 交流讨论观察现象,写方程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基础知识落实。 六、碳的还原性的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