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40645

温故知新05 心脏和血液循环-2021-2022学年下学期【暑假生物作业】七年级八年级衔接(原卷+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9964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温故知新,作业,解析,原卷,衔接,八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温故知新05 心脏和血液循环 1.(2022春 李沧区期末)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要和氧气在细胞里来一场美丽的邂逅,这离不开循环系统的帮忙。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到达心脏的路径是:氧气→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一左心房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 C.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处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都是: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答案】D 【解答】A、氧气到达心脏的路径是:氧气首先通过呼吸运动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依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经肺静脉送回心脏的左心房,A正确。 B、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循环路线,因此体循环与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B正确。 C、据分析栏血液循环图可知,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处,C正确。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错误。 故选:D。 2.(2022 潍坊)徒步行走是一种很好的户外运动。不经常锻炼的人,较长时间的徒步行走脚掌易磨出“水泡”,即便不做任何处理,几天后“水泡”也会自动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中 B.各级动脉中 C.各级静脉中 D.毛细血管中 【答案】D 【解答】组织细胞具有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水泡中的液体为受损细胞、血管等渗出的物质,组织细胞一般不会允许这些物质进入细胞。三种血管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故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后被运输走的。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2春 南京期末)如图为人体内某处生理活动情况示意图,图中a和c代表血管,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小肠,饭后c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上升 B.若b为大脑,c中血液为静脉血 C.若b为肺,c中血液的氧气含量要低于a处 D.若b为肾小球,a为动脉、c为静脉 【答案】B 【解答】A、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即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减少,养料(如葡萄糖)增多。A错误; B、如果b为大脑处毛细血管,属于体循环路线,a是脑动脉,流动脉血,c是脑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B正确。 C、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氧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少。C错误; D、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若b为肾小球,a为动脉、c为动脉。D错误。 故选:B。 4.(2022 长垣市二模)近日,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微塑料,还推测微塑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血液,并且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其他器官里。如图,若微塑料是通过饮食进入人体血液,则其最有可能进入血液的部位和最先到达心脏的部位分别是(  ) A.①、甲 B.②、丙 C.③、甲 D.④、丙 【答案】C 【解答】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由血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