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网络论坛》教学案例 【课题】 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13课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实施是在学生已掌握邮件发送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开启了网络论坛的学习之旅,主要包含注册网络论坛身份、发表帖子与回复帖子三部分内容,其中发表帖子与回复帖子是建立在有网络论坛身份基础上的。 【学情分析】 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学会了上网注册电子邮箱和登陆邮箱、收发邮件的方法,和这节课的内容相通,学习这节课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我们可以充分的认识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四年级学生虽然对网络论坛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晰,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到论坛交流的热情,所以学生自发的学习需求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学生在发帖与回帖的操作中,要注重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 BBS 论坛以及BBS论坛的作用。 2.能够正确注册账号,掌握在BBS上的发帖和回帖的操作。。 3.通过发帖与回帖操作,掌握论坛讨论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能力。 4.借助所学知识,让学生养成充分利用网络提示操作的上网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将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其他学习中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注册论坛身份、发帖和回帖。 难点:识别错误提示,修改注册信息。 【设计理念】 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纷繁杂乱、陈甬拖沓的信息技术课堂逐渐引起一线教师深思。进而,“简约、实效”逐渐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简约课堂”胜在以简胜繁、返璞归真、精导细引,促进和谐参与,是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从而让课堂教学走向成熟、高效的过程。 【设计思路】 本课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注册网络论坛身份,在注册网络论坛时,提醒学生注意提示得信息,以便顺利完成注册。在注册时最重要是查看用户协议,文明进行上网。第二部分讲解进入网络论坛,浏览自己喜欢的板块内容。第三部分回复、评论帖子,在这个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发帖、回帖,享受与人交流的乐趣时,提醒学生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语言,时刻不忘文明上网。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充分利用知识迁移。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子邮箱的知识,谁能说说电子邮箱有什么用? 生:电子邮箱是网络中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 师:除了邮箱,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和网上的朋友交流呢? 生:QQ、微信、微博、论坛等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一种重要的网络交流方式,BBS。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导入成功与否最终要以是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其评价的标准。因此,导入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摆架子走过场,浮光掠影,不求实效。本环节避繁就见,巧妙提问:学生提问做到不偏颇、有底蕴、有方向。经过系统训练提出的问题,紧扣题眼,简约而精致,往往直奔重点,比单纯讲解更直观有效。】 二、新知。 1.思考: (1)你听说过网络论坛吗?它到底是什么? (2)理清条理: 一、什么是网络论坛 二、网络论坛的应用 三、要想参加论坛交流,必须先做什么? 【设计意图: 一开始设置疑问,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简要介绍,直奔主题,为注册争取时间。理清本课脉络,知晓本课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成功注册 师:现在请同学们尝试动手注册,仔细阅读论坛注册协议(请几个同学挑出关键词语)。 生:动手注册,阅读协议。 师:如何文明使用论坛? 生:讨论。 师总结: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