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46014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5333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生物,答案,word,上册,七年级,第三
  • cover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高大得多,主要原因之一是蕨类植物具有(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分生组织 2.如图中有四个实验装置,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观察草履虫时从培养液底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底层草履虫多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植株内的淀粉贮存在叶肉中 4.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 B.植物在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进行呼吸作用 C.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 D.丙装置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5.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枝条由茎和叶构成 B.茎的加粗生长与形成层有关 C.芽原基发育成叶 D.根尖吸收的水分由筛管运输 6.大气中的氧气最重要的来源是 A.绿色开花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7.“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生物界中植物体却反其道而行之水从低处向高处流,植物体水分向高处“流”的动力是(  ) A.吸收作用 B.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8.棉花生长到一定时期要进行“摘心”,这样做是为了(  ) A.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B.促进光合作用 C.去掉侧芽,促使棉植株长高 D.减少蒸腾作用 9.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 A.种子 B.子房 C.卵细胞 D.受精卵 10.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在播种前往往要松土并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下列叙述中最恰当的是 A.种子结构中的胚芽发育成幼苗 B.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C.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D.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一定能萌发 11.关于藻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藻类大多数生活在沙漠地区 B.部分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 C.地球大气中氧气大部分是由藻类释放的 D.藻类能供水生动物及人类食用,宜大量养殖 12.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②株高约50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那么该植物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植物(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3.生物的多样性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都是被子植物 B.海带、紫菜等藻类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古代的蕨类植物在地层中长期埋藏形成了煤炭 D.种子植物的一生中都会出现花、果实和种子三种生殖器官 14.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的感人。土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来自于(  ) A.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而来 B.块茎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C.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 D.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累积而成 15.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 B.步骤②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面遮盖起来 C.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步骤⑥能观察到叶片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