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52690

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三册 11.1电源和电流 学案(有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5062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11.1,学案,电流,电源,第三
  • cover
11.1电源和电流 一、电流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电流 (1)定义: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公式:I=,单位为安培(安),符号为A,1 A=1 C/s。 (3)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电流是标量(选填“标量”或“矢量”)。 (4)微观式:I=nqSv。 如图所示是某导体通电时的内部示意图。 n:导体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的个数; q:单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 S:导体横截面积; v:电荷定向移动速率。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I=。 (3)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 (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 U) ①比较电阻的大小:图线的斜率k=tan θ==,图中R1>R2(选填“>”“<”或“=”)。 ②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适用于欧姆定律。 ③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的电学元件,不适用于欧姆定律。 二、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1)定义:电源在内部移动电荷过程中,非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之比。 (2)定义式:E=,单位为V。 (3)大小: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1 C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1.应用I=计算时应注意:若导体为电解液,因为电解液里的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但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同,故q为正、负离子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2.三个电流表达式的比较 公式 适用范围 字母含义 公式含义 定 义 式 I= 一切电路 q为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反映了I的大小,但不能说I∝q,I∝ 微 观 式 I=nqSv 一切电路 n: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q: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 S:导体横截面积 v: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 从微观上看n、q、S、v决定了I的大小 决 定 式 I= 金属、电解液 U:导体两端的电压 R:导体本身的电阻 I由U、R决定,I∝U,I∝ 11.1 一、单选题 1.在10s的时间内,有3C的电量通过了小灯泡,则在该时间内流过小灯泡的平均电流为 A.0.3A B.3A C.10A D.30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电流可知I与q成正比 B.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C.电动势、电压和电势差名称不同,但物理意义相同,所以单位也相同 D.电源的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向正极移送做功越多 3.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长直导体,该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电荷量为q,带电粒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是v,则导体中形成的电流大小为(  ) A. B. C. D. 4.物理中引入概念时常用到一些思想方法,下列物理概念的引入与“质点”所用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重心 B.点电荷 C.瞬时速度 D.电流强度 5.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相同、各自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a、b,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横截面积之比Sa∶Sb=1∶2。已知5s内有5×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a的横截面,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导线a的电流为0.16A B.流经导线b的电流为0.32A C.a、b的电阻之比Ra∶Rb=1∶2 D.自由电子在导线a和b中的定向移动速率之比va∶vb=1∶2 6.如图所示为某款手机锂电池的铭牌,对铭牌上参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是该电池充满电所需的时间 B.是该电池充电时的电流大小 C.是手机锂电池充足电后所储存的电能 D.如果手机待机的时间是,那么待机状态下的平均电流为 7.某金属导体中,如果在2秒钟内共有个电子通过某横截面,那么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是   A.0 B. C. D. 8.横截面积为S的一段直导线,单位长度内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e,该导线通有电流I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是(  ) A. B. C. D. 9.下列表达式中属于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