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53009

湘艺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课读书郎(表格式)

日期:2025-04-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61794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艺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
  • cover
《读书郎》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音乐活动机会,让学生从了解小故事开始,再引导到美妙的歌曲音乐中来。学生会经历故事的导入~歌曲的学习~知识的拓展等等,从而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 二、教材情况 1、教学内容 湘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课歌曲。 2、教材分析 《读书郎》是一首传唱不衰,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儿童歌曲。歌词简练,形象鲜明,旋律明快、活泼、热情。 本曲为词曲作家宋扬于1945年所创作,曾激励了一代代青少年勤奋学习与健康成长。全曲为羽调式,2/4拍子,中速,带再现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句幅短小,采用了较密集的节奏,富有动感的旋律进行、下滑音和倚音的应用,富有儿童情趣,生动地刻画了读书郎天真活泼的形象。歌词保留了民国时期的时代烙印,刻画了读书郎坚强自信的内心世界。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2/4拍子、前倚音、衬词等,能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优美、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活泼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读书郎》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热爱并珍惜我们所拥有学习与生活环境,学会运用所学的内容表达情感,感受生活中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 4、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轻快、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达读书郎天真活泼的形象。 (2)学会演唱前倚音与衬词。 5、教学难点 (1)唱准前倚音。 (2)用声势动作参与演唱。 6、教学关键 如何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前倚音并且唱好衬词部分。 7、教法学法 教法:谈话法、启发法、律动法、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整合方法 学法:对比法、参与—体验法、自评互评法、表演法 8、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音乐用书 三、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电脑演示 设计意图 快乐温故情景引路构建新知识 认识新朋友 课堂总起:问好一、快乐温故,故事引路1、复习旧课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一首歌曲啊?生:《小猫钓鱼》。师:好我们一起来快快乐乐地演唱一遍。2、故事引路师:嗯,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听完之后我要听听你们的感受:《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家。3、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听完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匡衡很刻苦,很刻苦,很爱学习……师: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那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生:为了长大找个好工作。为了成为祖国的栋梁……师:今天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