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55789

生物人教版(共2019)必修2 2.2基因在染色体上(共28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22195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生物,人教,2019,必修,因在,染色体
  • cover
(课件网) 2.2探究 基因在哪里? ———追寻科学家的足迹 学习目标: 1.基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事实,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阐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 2.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角度,对孟德尔遗传规律作出现代解释 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敢于质疑,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探究 基因在哪里? 魏斯曼 1883—1892年,魏斯曼结合受精现象预测了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某种载体之上,为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 1900年,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学说逐渐取代了达尔文的“泛生论”好魏斯曼的“种质论”。 约翰逊 1909年 约翰逊将“颗粒遗传”学说中的“颗粒”命名为“基因” 鲍维里 萨顿 孟德尔实验中处理的性状与特定的染色体有关的概率“非常高” 萨顿:1903年,用一种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的蝗虫作材料, 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的行为 基因的行为 传递中的性质 体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配子中的存在形式 来源 形成配子时的组合方式 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 基因在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减一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成对 成对 成单 成单 【比一比】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与不可见的基因的行为 D d YyRr F1 配子 F1 配子 配子 F1 F1 配子 【动一动】请同学们利用萨顿的发现,完成下列图解 魏斯曼 1883—1892年,魏斯曼结合受精现象预测了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某种载体之上,为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 1900年,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学说逐渐取代了达尔文的“泛生论”好魏斯曼的“种质论”。 约翰逊 1909年 约翰逊将“颗粒遗传”学说中的“颗粒”命名为“基因” 鲍维里 萨顿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孟德尔实验中处理的性状与特定的染色体有关的概率“非常高” 魏斯曼 1883—1892年,魏斯曼结合受精现象预测了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某种载体之上,为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 1900年,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学说逐渐取代了达尔文的“泛生论”好魏斯曼的“种质论”。 约翰逊 1909年 约翰逊将“颗粒遗传”学说中的“颗粒”命名为“基因” 鲍维里 萨顿 孟德尔实验中处理的性状与特定的染色体有关的概率“非常高” 摩尔根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 【科学家的故事】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的质疑 质疑一:摩尔根对孟德尔的遗传学说还有些怀疑。为了检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1900年,摩尔根亲自做起了实验,他用家鼠与野生老鼠杂交,得到的结果五花八门,根本无法用遗传定律来解释。 【科学家的故事】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的质疑 质疑二:用进废退学说 器官越用越发达,如食蚁兽舌头是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器官废而不用则退化,如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萎缩、退化。 果蝇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 【经典实验】摩尔根 红眼和白眼果蝇杂交实验 【经典实验】摩尔根 红眼和白眼果蝇杂交实验 1.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P 红眼雌 白眼雄 × F1 红眼雌 红眼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 红眼雄 白眼雄 2: 1: 1 摩尔根 果蝇杂交实验 2、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摩尔根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P 红眼雌 × 白眼雄 配子 F1 红眼雌 红眼雄 摩尔根 果蝇杂交实验 2、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摩尔根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Y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