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5854

《望月》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7376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望月,教学设计
  • cover
24望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甥、峨、瞳”3个二类字,学会“镀、喻、舱”3个生字。通过理解词语“不假思索、绘声绘色”的意思,从而体会小外甥的特点。 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感悟清幽旷远的意境,受到美的陶冶。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用童心感受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难点: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幻想,用童心来感来感受世界。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能否自主识写生字、能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3.借助概括课文大意、分段、熟读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 以歌激趣,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来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喜欢吗? 2.苏轼望月,写下了千古名篇。现代作家赵丽宏望月,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预设:生读的声音洪亮———月亮的光太强烈了; 生读的声音低小———月光暗淡; 生读的语调柔和———这才是月亮的声音、月亮的感觉。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学生读文,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1)多种形式读,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注意:“甥”是翘舌音这里读轻声),“舱”是平舌音) (2)认清字形、辨字组词: 镀( ) 喻( ) 渡( ) 愉( ) 2.理解词语: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理解)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可联系“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来理解“不假思索”。)  3.书写生字。 (1)在小组内交换批改课前预习书写的生字,用圈圈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指出写错的字,并提出建议。 (2)教师示范书写易错的字,指导字形结构(“镀、舱、喻”左窄右宽) (三)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和月有关的内容? 2.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尝试给课文加上小标题。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 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 “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月下江景 比背诗句 想象月亮 独坐甲板 4.启发学生利用课文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感悟“江中月” 1.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跟随作者一道欣赏月光下的江景,看看作者眼中的月下江中景色是什么样的,要求大家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想象这幅画面。那就开始吧! (1)这段写的是———江中月。 (2)此时此刻在你脑海里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若学生说不出,师可提示:作者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月夜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等) (3)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如果读到让你心动的句子,心动的词,应该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