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63235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773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化学反应,格式,教案,表示,教版,第二
  • cover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标要求: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内容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用文字、图形、符号表示微观粒子、宏观物质以及化学反应的经验,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但是还不会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 学习建议:教师要抓住这一认知的起点和认知需求,以化学反应的表示为活动主题,让学生在分析对比、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 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实验准备: 投影仪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1、复习提问: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2、情景导入: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它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是否就是化学方程式?为什么? P+O2 ====P2O5 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板书)讲解:符号表达式只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板书)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只一种物质的用加号连结。例:KClO3———KCl+O2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短线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讲解:找出短线左右两边出现机会较多、原子数目变化较大的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调整其他原子的个数。学以致用: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分:“写、配、注”三步进行。 学生活动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3)表示分子、原子的数目。根据提问进行思考、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在KClO3———KCl+O2中,先找出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于是在O2前边加上系数3,在KClO3前边加上系数2,使左右两式中氧原子个数相等后再调整KCl前面的系数2,使短线左右两边所有元素的原子种类相同、个数相等、质量也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KClO3———2KCl+3O2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比应是最简整数比。练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活动意图问题导思,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巩固新知,从比较、评价中熟悉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投影:练习: 总结:(投影)书写化学方程式分:“写、配、注”三步进行。 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 完成投影中题目和108页至109页 点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