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6402

【学海导航】2014高考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政治:必修1(11套课件打包)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85231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11套,必修,政治,1轮,学海
    课件40张PPT。 必修一 经济生活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讲的“全面”,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小康社会的覆盖是全面的,就是要使全体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小康社会的建设领域是全面的,它不仅是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个全民共享、全面进步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才是我国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序。违反竞争规则的一个 (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关系: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例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方法】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面小康建设新要求的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是有本质区别的,我国当前已经实现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是关于建设全面小康的新要求。①项错误,全面建设小康需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正确选项是A。2.全面准确理解“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不能把其中的以人为本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到处套用,导致这一概念在使用上的泛化。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是因为我们所讲的发展,其外在形式虽往往表现为物质的、经济的方面,但它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这个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忘记了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使发展偏离正确的道路。(3)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的。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是为了更好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和手段,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经济越发展,物质条件越充分,就越能实现以人为本。在当今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因而,以人为本也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确立的一种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方式,通过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 来推动经济发展,或者应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代替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为特征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例2】 2011年9月至11月,民政部将在全国城市街道社区工作者中开展“走千户、访千人”活动,入户调查了解居民需求。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在入托入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安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这主要体现了科学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