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泥板 课前欣赏 学生课前欣赏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 第一次作业(2分钟) 师:生活中有太多美的事物了,刚刚小朋友们看到的都是画者将生活和大自然中美的事物进行简化后的形象。请你用桌上的牙签在一块泥板上尝试着画一画你最喜欢,也可以自己想象。 学生尝试在泥板上画一画 展示1-2位学习作品,指导修改画面,要求饱满 了解浮雕 1、比较 师:老师也表现了我最喜欢的小朋友,仔细观察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凹进去,有的凸出来了,纸上的是平的…… 2、师小结:这种在一个底板上做出凹凸造型的作品就是浮雕。与平面的绘画相比,它表面高低不平,但是因为这些造型是在一块底板上表现的,所以只能在正面看,后面看到的只是背面的板;和圆雕不同,圆雕可以在不同的角度都看到这个作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雕泥板:在泥板上做出有凹凸感的形象。 板书揭题:雕泥板 新授 1、阴刻 师:我们首先看看这个浮雕作品,上面是什么造型? 生:……(人和奔跑的马) 师:你觉得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生:…… 师:是的,用刻的方法。这种把表示造型表现马和人外形的线条刻得低于周围的平面,这种直接刻出造型线条的是阴刻。可以用刻刀或者牙签、笔等尖头的东西作为刻的工具。 师:刚才是用线刻的形象,现在大家看这张,还是用线来表现形象的吗? 生:不是。 师:整只螃蟹都像凹在了你块中,低于周围平面的,这种以块面的雕刻也是阴刻的一种。(板书) 2、阳刻 3、贴塑 师:现在请看这个作品,跟刚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生:凸出来的 师:对,这个作品的形象是凸出来的,比周围泥板高。那么,你觉得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用的什么方法? 生:…… 师:可以用贴的方法,就是把树冠、树干、人、果子、盆等分别用泥皮切割好形象,然后贴到泥板上去,这种方法叫做贴塑。(板书) 还可用刻的方法,但是这里的刻和前面那种阴刻是不一样的,这里是阳刻,就是把没有形象的地方刻去一层,使形象高于其它平面。简单来说,形象凹进去的是阴刻;形象突出来的是阳刻。(板书) 3、欣赏面具和瓦当上的浮雕做法 师:这是民间面具和古代瓦当(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我们先仔细看看它们的形象,然后想想,如果你来做这个造型的话,你打算怎样做? 5、教师示范 师:可以用刻、贴的方法,还可以用堆的方法。堆就是用小块的泥巴堆在底板上,一边按牢固衔接好,一边整理成需要的形状。比如这个脸是圆鼓鼓的,耳朵是椭圆的,就可以取一块小泥块按在脸颊的位置,中间高,往周围越来越低直到与底板衔接,就形成这样的鼓鼓的脸颊的效果。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比较自由、自然,但是容易使边线和造型不清楚,画面容易有混乱之感。(示范) 6欣赏学生作品 师:当然,在做一个作品时更多的是综合使用这些技法,而不太可能单一使用一种,就看你怎样灵活巧妙地用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作品,学习一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师:你们看,这些小朋友都做出了自己的想法,各人的造型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很有趣。看了别人的作品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试试? 7、学生尝试 师:下面,我们小朋友就来试试,看看你能做出什么有趣的雕泥板作品。 大家做以前我要提点要求:好的作品要具备几个条件———形象清楚、构图饱满、内容有趣、与众不同。 师:谁先来对照刚刚我们欣赏的作品,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跟大家简单说说你打算做什么,怎么做? 尝试 8、展示讲评 五、拓展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把造型做得立体感很强,凹凸的对比很强烈,就像这个,又厚又深,这种是深浮雕。有的同学做的又浅又薄,就像这个,是浅浮雕。 刚才我们都是每个人分开做的小的雕泥板作品,大家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