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6874

【步步高】2014届高中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1 第三章 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配套课件+配套Word版文档,2份打包)

日期:2024-05-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736984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配套,课件,地壳,运动,变化,Word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一、地质作用 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分类 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2.地壳运动 (1) (2)地震 ①概念:是地球内能急剧释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②成因分类 3.变质作用: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4.板块构造运动(如下图) (1)划分: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①为美洲板块,④为印度洋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活跃。 (3)板块运动及形成的地貌形态。消亡边界:板块③与板块④相互挤压碰撞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板块②与③的边界在板块③一侧形成亚洲东部的岛弧,在板块②一侧形成深海沟。生长边界:如大西洋;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带,会形成巨大的裂谷,如⑤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东非大裂谷。 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1.实质:使地表物质从高处向低处迁移。重力决定着物质迁移的方向。 2.主要类型 (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2)侵蚀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3)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沉积作用:被风、流水、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 3.相互关系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循环过程 (1)岩石分类:岩浆岩(A侵入型岩浆岩、B喷出型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固结成岩、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2.影响 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答案 D 解析 图中显示,Ⅱ处是断层,Ⅳ处是岩浆侵入,均为内力作用所致。 【考向立意】 结合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思维过程】 结合图示及其Ⅰ———所在位置及地貌特点→推知形成该地貌类型的地质作用→确定答案。 【误区警示】 不能准确对地貌景观图和地质剖面图进行准确判读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地貌景观图和地质剖面图,对地质作用及其影响进行判断。 主要内力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 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特别提醒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1.内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A.风化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