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69388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320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二氧化碳,人教,格式,教案,性质,一氧化碳
  • cover
课 题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 型 新 授 学 校 教 者 教学媒体 实验器材、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活动,初步掌握一般的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初步形成根据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亲自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过渡】播放视频课件“死狗洞”———带着疑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寻找它的答案。【活动1】观察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描述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活动2】演示实验:杠杆是否平衡和实验6-4。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向平衡杠杆一端的塑料杯中,象倾倒水一样在杯子上方沿着杯子内壁缓缓倾倒一瓶二氧化碳气体。2、向一个盛有二氧化碳的透明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活动3】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观看干冰图片,讲述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及干冰的用途和原理。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性质【【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那么它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探究。【活动4】学生实验:实验6-3,“灭火实验”。指导学生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馨提示:将瓶口放在阶梯下层蜡烛所对的一侧烧杯口上,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追问】利用CO2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做什么?【活动5】观看视频课件“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并阅读教材119页表6-1及上面的文字,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模拟演示久未开启的菜窖。思考: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能否贸然进入,为什么?如何做才能确定是否进入?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并演示实验。【问题与情景】在【实验6-4】中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设问】怎样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补充实验向塑料瓶中液体,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实验现象。【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请你大胆进行猜想。【活动6】学生实验:实验6-5,“紫花变红花”引导学生严格按实验要求逐步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馨提示:①严格按照老师的提示,分别完成学生实验。②将变红的纸花放在酒精灯外焰上方2㎝处小心晃动烘干,注意别点燃了。⑴信息提示: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⑵演示:向紫花喷稀醋酸,将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填写在表格中。⑶学生实验:对比试验,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活动7】学生实验:“清水变牛奶”引导学生做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馨提示:用吸管小心而缓缓地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至清水变浑浊立刻停止,千万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水喷出。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性质【知识梳理】归纳总结、串联整合通过板书回顾本节课所做的实验和事件巩固二氧化碳的性质。要求实验和事件与性质一一对应【达标检测】达标检测题———检查目标达成情况 观看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出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和气味。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1、现象: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一端的塑料杯下沉。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现象:塑料瓶变瘪。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