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7255

【步步高】2014届高中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讲义:配套题库 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份打包)

日期:2024-05-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6147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配套,2份,协调发展,地理环境,人类,九章
    9-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读下面漫画图,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B.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遭破坏 C.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④—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遭破坏 答案 C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酸雨、荒漠化、农田土壤侵蚀、原始森林破坏 B.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农田土壤侵蚀 C.酸雨、农田土壤侵蚀、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D.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农田土壤侵蚀 3.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4.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C.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解析 第2题,①主要分布在北非、西亚和中亚,可判断为荒漠化;②主要分布在西欧、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可能为酸雨;③主要分布在非洲赤道附近地区可能为原始森林破坏; ④则为农田土壤侵蚀。第3题,酸雨与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有关,与扬尘无关。第4题, 引起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 答案 2.B 3.D 4.B 2010年2月2日,是第14个世界湿地日,全球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围湖造田 ②森林破坏 ③滥捕乱杀 ④兴修水利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6.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答案 5.C 6.A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题。 7.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解析 从该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可知,该河流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答案 B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解析 a由废水指向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应表示污水处理;b由供水系统指向废水应表 示污水收集,故选A。 答案 A 9.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 解析 提高区内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是增大供水量的有效措施,故选C;区内水体蒸发 量、降水量、地下水储量则很难改变。 答案 C 10.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解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污水排入造成的,水体封闭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因 此针对水体可采取增加来水量和出水量的方法来增加水体的流通,从而减轻水体富营养 化程度。 答案 A 图1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图2为“P地不同放牧强度物种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