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教案 课题:《雪孩子》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 教学对象:一年级 教材版本:岭南美术-出卷网- 教材分析:本课是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18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雪孩子》是拟人化色彩的童话故事课题,适合低年级,但是,南方出生的孩子,对雪大都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印象不深刻,感性认知较模糊,因此需要提供感性认知的材料,提高学生对雪的认知水平。在学生对北方冬季雪的认知体验的基础上,创设情景,以教师引导学生观看雪景,引入主题《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激发孩子学习《雪孩子》的感人精神,让雪孩子的美好形象深印于孩子心灵,进而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和进行美术造型表现的兴趣和灵感。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掌握的美术基础知识较少,动手绘画、剪贴和制作的能力还是很弱,对美术的认识也很浅显,但他们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思维是非常活跃和自由的。因此,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了解的关于雪的动画入手,了解雪的形成,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添一添、贴一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进行雪花、雪人的设计创作活动,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雪的特性,体会用不同的绘画造型艺术手段表现雪”和雪孩子的形象,并能用不同的绘画语言创造美丽的雪景世界。 认识冬季自然现象,体验冬天的季节特点。 3、学会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表现雪花、雪人、雪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画、折、剪、贴的方法,发挥想象,表现雪花、雪孩子的趣味造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认识雪的特性,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培养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描绘美丽的雪景世界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雪花的画法和剪的方法,以及雪人的造型。 教学难点:雪花、雪人的造型变化并组合成美丽的雪景图。 教具准备: 课本、铅笔、橡皮擦、剪刀、彩色纸、固体胶等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课堂导入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北方的冬天是怎样的?播放《雪景》视频(感知北方下雪的美景) 下雪了,到处都堆满了雪花,我们可以堆什么? 板书课题:《雪孩子》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 生:堆雪人 2分钟 课堂发展 探索新知 1、赏雪、感受雪花之美 出示雪花图片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雪给你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大家喜欢叫它雪花?你看到它哪里有花的样子呀?老师收集了一些雪花,我们来看看雪花的外形像什么?是什么颜色?有什么花纹?小组讨论一下。(展示雪花放大的形状图片) 小组代表回答讨论结果:1、外形像什么?2、什么颜色?3、花纹是怎样的? 师:雪花的外形像六边形,雪花的美可真是各种各样,你们看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小树杈,有的像鹿角,还有的就像是一个大花瓣,多的是形状,有的连我也形容不出来。 2、了解雪花的形成 师:我们欣赏了雪花之美,那你们想不想知道雪花是怎么形成的呢?播放视频《雪孩子》 设问:①雪孩子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 ②雪孩子是怎样的呢? 师:雪孩子消失了,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那同学们知道雪是由什么形成的吗?没错,雪花一开始的形态是水蒸气,因为气温降低从而导致水蒸气结成冰晶。我们看了这个故事,你们从雪孩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欣赏分析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雪花的特征,你们想不想知道怎能制作呢?好!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书本中的作品,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说出她的造型特征,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雪花,冰冰的软软的,一团白色的,很小的颗粒,一到手中就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