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91179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35131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集合,概念,表示,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章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知道常用的数集及其相应的记法.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两个集合相等的含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初步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核心素养: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新知学习 一、集合与元素的含义 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概念理解 对象:可以是数、点、图形,也可以是人或物等,即对象形式多样化. 元素:具有共同的特征或共同的属性的对象. 总体:集合是一个整体,暗含“所有”“全部”的含义.因此,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这个集合就是这些对象的全体,而非个别对象. 【示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组成一个集合,那么集合的元素就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二十一世纪中国有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四大发明就组成了一个集合. [多选题]下列所给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A.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的点 B.《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本上的所有难题 C.比较接近1的正整数全体 D.某校高一年级16岁以下的学生 即时巩固 【解析】B,C中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因为“难题”“比较接近1”的标准不明确,所以元素不确定,故不能构成集合; A中的对象能构成集合,因为有确定的标准,元素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的点”; D中的对象能构成集合 ,因为有确定的标准,元素是“某校高一年级16岁以下的学生”.故选AD. AD 【方法归纳】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明确的标准,使得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 二、元素与集合  1.元素、集合的符号表示 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其符号表示 元素与集合有且只有两种关系:属于和不属于. 关系 含义 记法 读法 属于 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 a∈A a属于A 不属于 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 a?A a不属于A 【注意】(1)对任何元素a和集合A,a∈A和a?A两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成立. (2) a和{a}表示的含义不同.{a}表示一个由元素a组成的集合,a是集合{a}的元素,即a∈{a}. 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任何两个相同的对象在同一个集合中,只能算作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先后顺序之分. 【知识拓展】元素的三个特性的主要应用 (1)确定性: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界定模糊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如“小河流”等. (2)无序性:方便定义集合相等. (3)互异性:警示我们做题后要检验.特别是题中含有参数(即字母)时,一定要检验求出的参数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4.集合相等 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即A中的元素都是B的元素,B中的元素也都是A的元素),那么称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作A=B. 【提示】(1)两个集合相等时,其元素个数一定相等. (2)当两个集合相等时,其元素不一定依次对应相同. 如:集合{1,2,3}与集合{3,2,1}相等. (3)两个集合是否相等,不能只看形式. 如:不等式0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