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苏少版第二册第9课、这是我呀!(一) 设计理念: 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以人为本,以我为美,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要义; 使用行之有效、生动有趣的的教法来启发学生,引发学生采用适合个性、易于表现的学法;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实现美化自己的目的; 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智互促,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实施培养学生的绘画个性,以及自由独特的表现方法的动态教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教学难点: 初步让学生了解并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 课前准备: 教师:一张4K铅画纸,学生用32K五种颜色的彩纸各6张,2张8K板演用纸,教学课件,毛笔、墨汁,为学生准备的各种彩笔,作品展示版5张。 学生:小镜子、自己的照片、各种彩笔。 教学思路: 激趣导入、观察特征。 师:“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要请你们先来认识一个人,【多媒体】这个人个子不高,今天穿着立领、淡黄色的羽绒服,头发向两边分开,脸圆圆的,还带着一幅眼镜,鼻子较大,嘴巴小小的。”【边画边说】 “小朋友们,猜猜看韦老师画的是谁呀?” 师明确:“对,这就是我呀!”【多媒体点出课题《这是我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这是我呀》,【板书课题】咦!小朋友们你们怎么知道韦老师画的是自己呢?” 生:“很像你”,“从五官、脸型等看很像”。 师总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这幅画表现出了韦老师外形上的特点,也就是抓住了我的特征【板书:特征】,所以小朋友们一下就能认出来了。” 评价特征、凸显自我。 师引导:“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该韦老师来认识你们了,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 师:“你们在班上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请你不要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说一说他的外貌特征,让我们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是谁?”学生描述特征,其他小朋友来猜。【一至两个】 师:“小朋友们猜得对不对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唱《找朋友》这首歌!你【描述特征的小朋友】要在我们的歌声结束之前走到你的好朋友身边,好吗?”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 师:“其实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大家带小镜子和照片了吗?请小朋友们用镜子照一照自已再对比照片看一看,找一找你自己有哪些特征。”“同组的小朋友还可以互相看一看,说一说。” 师:“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通过观察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了。”“课前老师还布置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个实验,你们完成了吗?”“很好,下面就请你说说看?” 师:“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就是我们人的身体比例,我们画画时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板书:比例】 欣赏范作,实现感知。 师导入:“游戏结束了,我们再来个脑筋急转弯好不好?”“我们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能看到美丽的大千世界和许许多多的人,可有一个人,如果不借助其它东西,就永远看不到模样,这人是谁呢?”“对,原来是自己,今天的美术课我们就要来表现一下自己。” 师:“我们这里刚好有一个自画像的展览,里面有小朋友的作品,还有绘画大师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多媒体展示】,师评,生评相结合。 小朋友的画: 1、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画得怎么样?你看这个拍苍蝇的小女孩带着一幅眼镜,很生气的样子让人一下就记住了她。【板书:表情】这是用什么材料画的?【突出小辫子是有废绳粘贴的,用了综合材料】 2、我们再来看这个小朋友有哪些特征?她是用什么来画的? 3、这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